包括部分鋼材、部分橡膠等;分析稱金融危機沖擊最大時期已過,取消退稅可壓縮過剩產能
財政部昨日發布通知稱,經國務院批準,自今年7月15日起取消406項商品出口退稅,包括部分鋼材和有色金屬加工材、玉米淀粉及部分塑料及制品等。
退稅曾幫企業渡難關
涉及的商品還包括部分橡膠、銀粉、酒精、農藥、醫藥、化工產品等。財政部表示,具體執行時間以出口貨物退稅專用報關單中海關注明的出口日期為準。財政部在通知中沒有給出調整的具體原因。在具體的商品名單中,所涉及的商品總項達到406項。
出口退稅,主要是通過退還出口貨物的國內已納的部分增值稅款,來平衡國內產品的稅收負擔,使本國產品以不含稅成本進入國際市場,與國外產品在同等條件下進行競爭。
此次取消出口退稅意味著,企業原本可享受部分出口退稅帶來的利益,取消之后不會再獲益。相對于本次取消退稅,是之前的連續反向操作。金融危機以來,我國連續7次上調部分產品的出口退稅,對部分商品實行最高達17%出口退稅率,達到征多少退多少的程度,讓不少出口企業渡過難關。
此次調整的出口商品,如部分鋼材等,近日就一直傳出出口退稅政策或有調整。國務院辦公廳近日也發布意見明確提出,繼續控制“兩高一資”低附加值鋼鐵產品的出口。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在本月的例行發布會上表示,為達到國家的減排目標,可能會對部分產品的出口退稅政策進行調整。他稱,隨著國家節能減排、綠色環保政策的實施,可能會對部分產品的貿易政策進行調整和完善。
進出口實現恢復性增長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昨日表示,當前已經過了金融危機沖擊最大的時期,出口已經站穩,這種情況下,根據中國自身的產業結構調整,取消部分商品的退稅,是為壓縮部分行業過剩的產能,調整國內的需求。
從2009年11月起,中國進出口已經延續了7個月的恢復性增長。在去年5月同期下滑至谷底的基礎上,今年5月份實現了較大幅度的恢復性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