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市政工人 井下50℃ 離開電扇不能干活
昨日下午3點,在石榴莊路臨近宋家莊地鐵站的13號市政熱力井下,40余名工人正在井下10米深處作業(yè)。
曲科遠(yuǎn)和工友覺得有些悶,爬上井口陰涼處透透氣。他說,我們這條管道線上有100多人,都在地下工作,“因為井口沒有打通,在井下工作的時間一長,就覺得悶,就得爬上來透透氣。”
曲科遠(yuǎn)的老鄉(xiāng)說,“在井下工作的時候,我們就穿一褲頭,有時都不穿衣服。尤其是打混凝土的時候,井下得有50℃。”
50℃的高溫下,只有電扇24小時“呼呼”地轉(zhuǎn)。曲科遠(yuǎn)說,如果沒有電扇的話,連呼氣都沒辦法,還沒開始干活,就不停地冒汗。一分鐘不扇,就干不下去。
沒有人知道在超過33℃高溫下工作可以拿高溫津貼。曲科遠(yuǎn)的老鄉(xiāng)湊過來說,我們就沒聽說過有防暑降溫費這種好事。
綠化工人:“再熱,總得有人干活”
“再熱,這活總得有人干。”52歲的齊世芬操著一口河南話,腳下的草地上漫著剛澆的水,額上的汗水流到眼睛里,齊世芬用手一抹,繼續(xù)干活。
安徽同事老王蹲在草叢里,不寬闊的后背曬得黝黑。老王雙手抱著水管,將水噴向遠(yuǎn)處地勢較低的草坪,噴射出的水花偶爾濺到馬路邊,淋到水的路人都一個激靈,老王看見咧嘴一笑,“躲啥,多涼快。”
齊世芬說,他倆每天6點半上班,負(fù)責(zé)兩公里的綠化帶,每天作業(yè)七八個小時。
“身上灑上水,一會就干。”齊世芬說每天9點以后,天氣就開始變熱,直到中午11點多下班,他倆才能休息一下。下午2點,兩人準(zhǔn)時坐上運水車,沿途下車,頂著烈日給綠化帶澆水。
聽說垃圾清理工有高溫津貼,齊世芬一臉羨慕,“我們沒有防暑費,隊里只給發(fā)消暑藥和清涼油。” 本新聞共 3頁,當(dāng)前在第 2頁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