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
與高昂的標價一起,總有一些財富悄然地流入了龍陵這個貧困山區(qū)縣。隨之而生的,則是一些令人扼腕的悲歡離合的故事。
有一種說法是,在人類歷史上,玉石開采量只有幾萬噸,尚不夠填滿一個水立方的跳水池,這是玉石珍貴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時,其中將近2/3是近10年才被開采出來。在龍陵,這個說法若套入黃龍玉,公認的時間不足6年。
黃龍玉的主產(chǎn)區(qū)集中在小黑山及其周邊地區(qū)。這些黃龍玉的原生礦脈,隨著地質(zhì)變遷,在蘇帕河及其周邊的山體上沉淀了一些優(yōu)秀的黃龍玉。
目前,裸露于大黑山山體表面的草皮料已被村民基本撿拾干凈;河谷內(nèi)出產(chǎn)的籽料,好挖的地方已被人翻了多遍;埋藏更深的河灘籽料、需要開洞挖掘的山料,受云南天氣多雨、山體疏松、施工條件簡陋等多重條件的影響,很容易塌方。
當?shù)爻鲎馑緳C陳富說,在龍陵,至少有十幾個人因為黃龍玉或死或殘。其中的一個故事是,工人發(fā)現(xiàn)了一塊玉,投資挖洞子的老板心急之下,在工人吃飯的時候獨自大干,周邊的巖石突然塌下將其壓死,“可憐,走的時候還餓著肚子”。
超越想象的財富遽然來臨時,自然有一些人鋌而走險。短短幾分鐘之內(nèi),李二歷數(shù)出了好幾起搶劫黃龍玉的犯罪案件。
如果不是仔細追問,這類不幸的故事一般不會被人們提起。事實上,在龍陵,過去6年的經(jīng)歷證實,這種紅、黃兩色為主的石頭,一直以一種令人瞠目結(jié)舌的速度在上漲,包括雕工、小賣部、手電筒買家在內(nèi)的絕大多數(shù)人,都在這一輪上漲中分到了財富。
在這里,人們更愿意回憶的是那些一夜暴富的故事:一塊石頭,張三以3萬元賣給王五;半年后,張三愿意花30萬元買回;再過半年,王五也后悔了,找上門來愿花80萬元再次買回。有一個財富游戲在這里很流行:黃龍玉中有一種內(nèi)含草花的材料。好的草花,巧奪天工,但外表極難看出。參與人可以買下一塊原料來賭,輸了,自認倒霉;贏了,則可以在瞬間獲得幾十倍的增值財富。
一個有趣的事實是,伴隨著信息的開放,龍陵人也在一步步地接近財富的源頭。官德鑌說,當他走在路邊時,經(jīng)常會被路邊務農(nóng)的老人攔住。待你看過他的玉石并稍有動心時,對方的開價一定是一個令人瞠目結(jié)舌的數(shù)字。他遇到的最高數(shù)字是200萬。
當?shù)匦庞蒙绲淖钚沦Y料證實了這一點,僅今年上半年,龍陵縣象達鄉(xiāng)信用社的存款增加到一個億左右。
商機
跳下深坑時,因為用力過猛,李二的涼鞋突然壞了。一般人2年時間才能穿壞一雙涼鞋,在河灘上奔勞的他,兩個月左右就要換一次鞋子。朝陽村的雜貨鋪內(nèi),老板向他推薦了三雙鞋子。猶豫再三,他選擇了其中最便宜的一雙。
走出小雜貨鋪,他遇到了自己的同村發(fā)小。對方在自家的地里挖了一個星期,什么也沒挖著。獲悉李二已經(jīng)賣了1萬多元的玉石,這個人沉默著抽了一會兒煙,和李二商量:再干10天,若還沒有,就到李二的工地上干活。
除了陪朋友去收玉,官德鑌現(xiàn)在幾乎不上山了,“到了山上,一群人圍上去瘋搶,價錢反而更高”。一些人會主動把黃龍玉送上門來。現(xiàn)在原石這么貴,誰能一個個打開來看。從幾毛錢一斤買到現(xiàn)在,他解剖的黃龍玉原石可以用噸來計算,眼力已非常人所能企及,他時常能從別人不要的東西中選出一些好料來。
2年前,他收玉動用的資金是幾千至幾萬元。現(xiàn)在這筆資金漲到了10萬元至幾十萬元。官德鑌只收最好的貨,他說,無論價錢漲到什么程度都跟那些垃圾貨無關(guān)。
好的黃龍玉已很難見到。他和上門求貨的幾個東莞商人開玩笑說,要不我們買下那段公路,重修一遍,趁機挖出下面的東西。 本新聞共 6頁,當前在第 4頁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