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中生智——在偶然性事件中尋覓商機
這里所說的“急”是指事先難以預料的突發性事件或社會情況的變化,這些變化往往會衍生出新的消費需求,企業要嗅覺靈敏,善于從這些發生的事件和變化中尋找商機。來看看日本企業是如何“靈機而動”的。
為拉動景氣,日本從2009年3月底開始實行以ETC(不停車電子收費系統)車載器付費。通過車載器付費的話,可優惠1000日元的高速道路通行費。于是,高速公路上外出旅行或購物、探親的車輛暴增,道路堵塞日益嚴重。困在動彈不得的汽車里“內急”的滋味可想而知,偏偏有商家從中嗅出了賺錢之道。 不久,一種被取名為“PURUPURU”的“小便袋”應運而生。這種日本人稱之為“車內便攜式廁所”的玩意兒,袋內裝有高分子吸水樹脂,遇到水便會發生反 應,凝固起來。“小便袋”小巧玲瓏,攜帶方便,價錢也不貴,每個僅231日元,兩瓶普通礦泉水的價格。“小便袋”密封性相當好,在封閉的車內使用一點也不用擔心氣味外泄。
生產這種產品的公司另外還發明了一種可以坐著使用的“迷你廁所”,產品也是小巧玲瓏,而且非常結實,可以承載95公斤的體重。
這家公司的老板說,以前說起便攜式廁所,總認為那是在發生斷水或地震等非常事件時使用的用品,而現在,當我們聽說因ETC車載器有優惠而造成道路堵 塞,服務區廁所也常常“人滿為患”,大人擔心孩子尿急而無計可施時,立刻便想到了設計這種車上使用的“方便”用品,投入市場后果真大受消費者歡迎。而且, 由于“駕駛員憋著尿開車容易發生交通事故”,一些高速公路管理所還打算購買一批后在道路服務區免費向司機發放,這樣一來,“小便袋”的需求量便大幅度上 升。去年4到9月的銷量達220萬個,同比增加230%;“迷你廁所”達12萬個,同比增加214%。產品的暢銷還引來了福利院等單位前來洽談業務。
針對突發性事件發生,立即開發相應產品滿足消費者需求,日本小林制藥公司堪稱典型。2009年上半年,甲型H1N1流感在世界各地蔓延,5月16 日,日本出現了第一例“甲流”感染患者。當月,小林制藥公司便啟動了“爆發性流行病應急項目”,開發的目標期設定為3個月。期間,公司打破部門界限,建立 了從產品研發到原料采購人員橫向互動的團隊,以最快的速度推出保健產品。那時,日本街上帶口罩的行人也越來越多,百貨商店口罩一度脫銷。小林制藥見狀在在 最短的時間內推出一種口罩除菌、消毒噴霧,可用于無紡布型口罩的消毒、殺菌,一個口罩可反復使用多次,這樣便有效緩解了市場口罩供不應求的緊張局面,同時 對減緩民眾的恐慌心理也十分有效。接著,小林制藥還相繼開發了手指消毒膏、殺菌消毒含片、抗病毒高密度口罩等一系列預防“甲流”的醫藥用品,最大限度地滿 足了民眾抗擊“甲流”的需要,這些相關產品的銷售總額達到了25億日元。
激活“潛能”——發掘隱藏的消費心理滿足
這里所說的“潛能”是指潛在的消費能量,也就是企業要善于揣摩消費者隱藏于內心的消費需求。這種消費需求在得到激活之前往往是隱性的,需要商家去發掘。
比如在日本,雖然“990日元”的牛仔褲被人們津津樂道,但百貨商店里5000日元一套的“居家服”照樣賣得很火,盡管這樣的衣服并不是穿給別人看的,購買動機只是為了“營造屬于自己的快樂世界”。日本大型百貨公司伊勢丹的商品計劃部負責人介紹說:這種居家穿著的休閑服裝最早是2007年11月和一 家服裝公司合作開發的,現在的銷售額已超過了當初計劃的一成以上。5000日元一套的價格,在通貨緊縮,看慣了“990日元牛仔褲”的人們眼里,顯然是過高的。而其熱銷的背景正在于城市里“宅人消費熱”的日甚一日。如今在日本,“年輕的男人不買車”的說法已不新鮮,而女人宅在家不出門也變得時尚起來。日本 服裝界人士分析說:“相對于展示在眾人眼前接受評價的服飾,人們現在更看重自我感覺舒服的服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