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用戶的上千萬巨額利息一直遭到“碩鼠”蠶食。記者近日通過深入采訪業內人士了解到,第三方支付公司侵吞用戶備付金的利息不支付,這已成為 整個行業半公開的“潛規則”,而涉及的利息金額達到上千萬之多。雖然用戶對此質疑聲一浪高過一浪,但由于目前具體的監管措施仍是空白,所以實際上很難追討 回利息。
【用戶質疑】
賬戶利息不明去向
“我用過易寶支付的第三方支付賬戶,賬戶里經常留有幾元或者十幾元錢的余額,但是這些沉淀資金從來沒有收到過利息,這到底是怎么回事?”用戶李 先生向記者反映他在使用易寶支付賬戶時碰到的“咄咄怪事”,易寶支付從沒有向用戶李先生說明第三方支付賬戶余額的利息情況。而李先生在銀行賬戶中的活期余 額則會每半年一次收到按0.36%的年利率計算的利息。
經記者調查發現,第三方支付公司不向用戶支付賬戶中沉淀資金的利息,事實上早已是一種普遍現象。例如,易寶支付客服熱線的相關人士就對記者很干脆地表示,賬戶余額從不付利息。
“第三方支付賬戶還有另一種形式的沉淀資金,主要涉及到用戶在網上購物中的付款。”另一位用戶陳先生對記者表示,按照目前網上購物的規則,買家 的付款從產生訂單到轉賬給賣家,通常有3到7天的沉淀期。這筆沉淀資金因為由第三方支付公司代為保管,所以暫時停留在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賬戶上,但第三方支 付公司同樣不向買家支付款項在沉淀期內產生的利息。
【銀行聲音】
被侵吞利息達到上千萬
“第三方支付賬戶沉淀資金的利息理應付給用戶,但這么多年來實際一直被第三方支付公司侵吞了。”一家中資銀行的電子銀行部總經理對記者表示,沉 淀資金也被業內稱作是備付金,而央行在《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的第二十四條中明確規定,支付機構接受的客戶備付金不屬于支付機構的自有財產。
據該電子銀行業務負責人介紹,第三方支付用戶的備付金被統一存放在第三方支付公司開設的銀行賬戶,銀行通常對備付金按照活期存款處理。由于每位 用戶的詳細賬戶情況只有第三方支付公司掌握,所以銀行只能將利息總額支付到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賬上,而無法直接發放到每位用戶的賬戶。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 是,第三方支付公司作為中間方卻將用戶備付金的利息截留下來而不支付給客戶,這種占為己有的做法在法律上已明顯構成侵吞。
那么被侵吞的第三方支付用戶利息到底有多少呢?以上電子銀行部總經理揭開的“秘密”令人震驚,這一數字足足超過1000萬。根據研究機構艾瑞咨 詢公布的統計數據,從2008年開始到今年二季度,網上支付交易的總規模達到11640億左右,相當于日均交易額為12.79億,按活期存款0.36%的 年利率來計算,那么在最近兩年半內產生的利息就達到1151萬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