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蜂涌而至的外地經銷商,今年棲霞本地的資金也加入這場“蘋果混戰”。胡大寶說:“今年很多果農也開始收蘋果了,以前給別人冷藏蘋果的也收蘋果,反正大家都像瘋了似的。我們隔壁村有兩兄弟今年啥都不干了,投入全部家當來收蘋果。”
蘋果的如此“瘋狂”也帶動了賓館、冷庫、工人工資的水漲船高。蘋果經“代辦”收購后通常需要送到冷庫冷藏,以保持新鮮并貯存至次年合適的時候銷售。由于今年收購蘋果的經銷商太多,對冷庫的需求一下子凸現出來,棲霞當地大大小小的冷庫便如雨后春筍般建立起來。
但經銷商魏攀對此并不看好:“不知道他們是怎么想的,外人不清楚,當地的果農和老百姓還不清楚自家蘋果的產量么?產量就這么大,為什么還要建那么多冷庫。我敢說,今年的冷庫肯定要空出不少的。”
各地經銷商的蜂擁而入讓棲霞當地的住宿餐飲業著實火爆了。中國證券報記者找了好幾家賓館,都沒有找到空房。一個小賓館的老板娘說:“全滿了,一間空房間都沒有。不僅僅是我們家,附近的賓館也都爆滿。全都是來收蘋果的,今年還真是有點兒‘邪乎’了,我感覺全國的人都來了,估計今年蘋果的價格肯定不低啊。”
與蘋果漲價最直接相關的就是工人費用的上漲。胡大寶說,“去年我們請工人包裝、整理蘋果,最多就是50塊一天,可是今年出到100塊還不一定能請到工人呢。”
但與經銷商和代辦們的熱情似火截然相反的是,果農們并不著急賣蘋果。當地果農張大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往年這個季節,蘋果應該差不多都收摘完了,但今年他們當地的蘋果最多只收了一半左右。
中國證券報記者10月19日在當地一些村民的果園里看到,確實有大片的成熟蘋果還掛在枝頭上。“今年家家戶戶都種蘋果了,來收購的人又多了,都盼望能賣個好價錢,肯定想留著蘋果觀望觀望唄!”一位村民說,因為今年雨水太多,不少果樹開了花沒結果,很多人家都減產了。
許多經銷商抱怨說:“沒辦法啊。現在去,果子也收不到,總不能去人家園子里硬搶吧!”他們只能三三兩兩地聚在租住的旅館聊天、消遣。
“實在收不到的時候,我們就會派人到馬路邊攔下果農的車,搶在別人前面把蘋果收了。”胡大寶無奈地搖頭。
“一個蔬菜大戶今年炒大蒜賺了800萬,全部拿來收蘋果了,不看蘋果質量,也不問收購價格,有多少要多少。800萬啊!”在被譽為中國蘋果之都的山東棲霞,為各地經銷商收購蘋果的“代辦”胡大寶說,今年幾乎全國各地的經銷商都來棲霞搶蘋果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