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部門的公開“斗法”一時間吸引焦點無數,而關于網游“多頭審批”的話題當時也被廣泛討論,但最終未果。
而對于企業反映的“多頭審批”問題,新聞出版總署宣傳部門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這種問題并不存在,文化部和新聞出版總署的審批屬于“各司其職”。根據“三定”規定(2009年9月28日頒布的《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三定”規定〉和中央編辦有關解釋,進一步加強網絡游戲前置審批和進口網絡游戲審批管理的通知》),文化部負責游戲相關產業規劃、項目建設和市場監管等工作,新聞出版總署負責對游戲出版物的網上出版發行進行前置審批。
但文化部卻于2010年6月22日出臺了《網絡游戲管理暫行辦法》,對網絡游戲的內容、審批、發布等環節作出詳細規定;2010年9月18日文化部網絡市場司司長庹祖海在文化部關于加強網絡游戲市場管理工作座談會上明確表示,網絡游戲不是出版物,文化部才是網絡游戲的主管部門。
事后,有評論戲稱這是“兩個婆婆管一個媳婦”,作為“媳婦”的企業仍在與“兩個婆婆”的周旋中左右為難。
風投顯躊躇
不只是企業,受影響的還有風投。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由于網游的審批風險,本來不少看好游戲產業的風投機構,在投資策略上均發生了較大調整。
一位風投人士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直言,2011年將不會投資網絡游戲公司,其原因是“審批風險增大,無法保證收回投資成本”;因此,目前將選擇投資手機游戲、平板電腦游戲等審批風險相對較小的項目。
“2010年不少投資機構的游戲項目都在審批環節上出了問題,競爭對手的游戲一旦提前推出,投資基本就打了水漂。”金宇國際投資人王舜來向《經濟參考報》記者介紹說,受審批風險影響,投資者在投資游戲公司時,除了考慮游戲項目的素質外,不得不選擇與政府機構關系密切的游戲公司。“不過這會在游戲的質量上出現妥協,冒的風險更大。”王舜來無奈地說。
賽富投資合伙人金玉丹對此表示認可,他向記者介紹,盡管游戲產業是近年來的投資熱點之一,但與之相伴的卻是巨大的風險。他表示,目前的游戲產品都有一個壽命,游戲越早推出,公司越早盈利,投資者獲益越多;反之,公司和投資者的獲益將打折扣。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