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曾因“傍”名牌遭罰
事實上,世紀華聯所取得的成績,與其“討巧”的名稱不無關系。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業內“原來此世紀華聯并非彼華聯”的聲音不絕于耳。
其實,在3年前,世紀華聯就曾因為名稱“惹禍”。因為重名問題,上海的華聯超市以不正當競爭罪名向世紀華聯超市提出訴訟。這也讓世紀華聯侵權事件成為業界備受矚目的焦點。經過判決,法院認定金湖世紀華聯公司構成對華聯超市不正當競爭,判令其涉訴的兩家門店立即停止在其企業名稱、門店店招、門店內部裝飾及商品標識中使用 “華聯”文字,并共同對華聯超市承擔50萬元的賠償。
據悉,世紀聯華、聯華超市、華聯超市、快客便利,是聯華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的四大主力品牌。截至2009年底,該企業已經擁有門店近5000家。而擁有華聯綜超和華聯商廈兩家上市公司的北京華聯集團,也是國內一家大型商業企業。在商業專家看來,世紀華聯的選址頗為“巧妙”,其大多布局在商業配套不完善、急需知名品牌入駐的區域內。
不少消費者也表示,“世紀華聯”、“北京華聯”和“世紀聯華”三者的名稱極易混淆。一項調查數據也顯示,某城市約八成消費者會將“世紀華聯”誤認做是華聯超市。不僅是消費者,不少網站對這些超市品牌的名稱認定也并不清晰。一些網站在提到世紀華聯超市時,文字旁邊配的圖片赫然顯示著世紀聯華的照片。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