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長三角和珠三角小企業資金鏈緊張、大規模停工或倒閉的傳言頻現。隨著宏觀經濟環境變化,在成本增加、人民幣升值和國際環境不明朗的形勢下,在連續加息及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等宏觀調控的背景中,小企業的生存狀況成為經濟界最為關心的話題之一。
日前,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聯合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對包括我市在內的浙江省7個城市的94家小企業、5家專業市場和12家當地銀行進行了走訪,并通過網絡問卷的形式對浙江各地2313家小企業進行了網上調研,最終形成了一份《小企業經營與融資困境調研報告》。調研顯示,63%的小企業有融資需求,而其中50%的融資渠道是通過親友及民間借貸,銀行等金融機構僅占兩成多。
成本攀升 小企業壓力系數狂飆
《報告》首先指出,中國中小企業群體當下并不存在“倒閉潮”。“溫州及東莞企業的接連倒閉現象只是個案,不是整個市場的真實寫照。”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胡曉明表示,調研發現,大多數小企業仍然頑強生存,積極經營,并不存在“倒閉潮”。
但《報告》同時指出,當下,人工成本提高、原材料價格上漲、人民幣升值、結款趨緊、電力供應限制等壓力,已經使得小企業的經營環境十分嚴峻。以小企業面臨的三大壓力“勞動力成本上漲”、“原材料成本上漲”和“人民幣升值”為例,2010年以來,壓力系數分別達到了81%、81%和48%的高值,而在2010年以前,這樣的系數僅為52%、55%和32%。
接受實地調研的小企業主全都表示人均員工報酬較往年有所增長,其中60%以上的企業主表示人均員工報酬增長率達10%至30%。調研還發現,81%的企業主認為原材料成本上升是企業遇到的主要困難之一。
此外,人民幣持續升值、區域電力供應限制、小企業結款方式改變等原因,均在不同程度上導致小企業的經營較往年艱難。
貸款難融 資成本進一步上升
面對經營壓力,部分小企業積極通過產業升級來應對,但小企業自有資金又不足以滿足這樣的支出和擴張。
根據過往調研發現,63%的小企業有現實的融資需求,且其中76%的小企業融資需求在100萬元以下,而此類融資需求往往很難得到滿足。
調研結果還顯示,許多小企業更習慣于向親友借貸。浙江小企業通過親友及民間借貸的份額達50%,而相對應的,以銀行和農村信用社等傳統金融機構作為主要融資渠道的僅占21%;通過小額貸款公司和典當行作為主要融資渠道的占7%;另有22%的小企業從未與以上金融機構或個人發生過借貸行為。
此外,《報告》還顯示,今年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上浮基本上保持在30%左右,年利率達8%左右,這導致小企業融資成本進一步提升。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