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里,有10家左右的企業宣布進入養豬行列,其中不乏地產商、投資機構等
在暴漲暴跌的“豬周期”影響下,許多散戶熱情退燒,選擇退出市場,也給大企業轉行當豬倌騰出了市場空間
而在前一輪豬周期中進入養豬行業的企業,現在已經開始盈利
近幾年,養豬道路上越來越多大型企業集團加入,成為一道獨特景觀。前幾年有高盛、網易、泰國正大集團養豬,今年又有房地產企業美林基業,投資機構聯想投資、九洲投資等一串串看似與豬搭不上關系的企業,出現在養豬名單中,而與農村散戶相比,他們的資金實力雄厚,投入資金動輒上億元。
為何越來越多的人迷上了當豬倌?早期加入養豬行業的企業又是否獲得了回報?大量外來密集資金加入傳統的養豬行業,會對豬肉市場帶來什么影響?本期《華西財偵局》將帶您破解這一謎題。
目前養一頭豬的利潤
養殖成本:1300元
賣出批發價:1800元
養豬收入:400多元
利潤率:約22%
從仔豬到屠宰,大概需要7個月的時間
【現象】
跨界養豬 房企、投資機構湊熱鬧
曾經是藥老板的瀘州敘永人楊炳秋2006年下半年開始飼養生豬。2007年,隨著肉價上漲,嘗到養豬甜頭的楊炳秋,正式轉行進入養豬業。現在,他已成立了生態豬養殖專業合作社。“現在成員已有100多家了”。
不僅楊炳秋這樣的小老板,許多大企業也開始爭當豬倌。近一年時間里,有10家左右的企業宣布進入養豬行列,其中甚至包括房地產企業、投資機構等。
南京富騰地產董事長程君玲創辦了富騰農康農牧發展有限公司,如今已成為南京最大規模的養豬企業之一。廣州開發商美林基業副總裁劉遠德在今年7月也表示,將投資1.5億建廣州最大單體養豬場。
同樣在7月,聯想投資、九洲投資注資成立江蘇常州市立華畜禽有限公司,計劃到2015年新建養雞、養鵝、養豬一體化公司8-10家。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