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開心團購”裁掉百余名員工,“高朋網”裁員25%之后,有標桿地位的凡客誠品近日也做出裁員5%的決定。對于此次大規模裁員,凡客一直采取“不評論”的態度。業界斷定,這背后無疑與其內部削減成本、備戰IPO有關。
這,或許正是中國電商環境急轉直下的一個標志。
過去兩年來,一度保守、穩健發展的中國電子商務突然像被注入“催化劑”,從商業模式開發、到融資環境都迎來前所未有的春天。但是,滿懷希望的背后,是貪婪、虛假繁榮和惡性競爭。
“目前,很多公司營銷成本已經占到總營收的30%。” 不愿具名的電子商務B2C公司CEO告訴記者,這使得諸多電商公司的盈利時間表一推再推。
“流量獲取成本過高”、“營銷成本超過營銷額”以及“拉幫結派現象嚴重”等像毒瘤一樣蠶食著電商業的健康發展。泡沫,已成為中國電商產業無法回避的事實。
伴隨著今年以來,海外資本市場的驟變,赴美上市融資窗口的縮緊,投資商和電商們都在開始反思、求變。據記者了解,考慮到電商投資的回報率可能被降低,少數VC、PE已經開始把主要目光轉向無線互聯網。
“我們和百度導航站123談合作,每月需要繳納70萬元,曾經我們認為這個價格已經過高。可是沒想到,團購網站一進來,就直接把價格抬高到270萬元/月。”一位不愿具名的電商CEO向記者抱怨。
中國的電子商務占中國社會零售品總額的滲透率不到2%,而美、韓、日等發達國家一般為7%-10%。巨大的想象空間吸引了眾多的投資,電商的蓬勃發展最終演變成過熱,而最明顯的表現是流量獲取成本不停高漲。
據記者了解,電商投放的線上營銷渠道主要有三類方式:網絡聯盟、導航欄和搜索引擎關鍵詞購買。其中,導航欄和搜索引擎關鍵詞由幾家壟斷,成本較高。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導航欄廣告價格正在以每季度翻倍的速度增長,到今年第三季度,導航欄的價格已經是第一季度的8倍。據一些電子商務公司透露,通過導航欄獲取新客的成本已高達100多元/位。
以百度和谷歌為代表的關鍵詞購買成本也較高,平均獲取新客的成本約為80-90元/位。“但是,這部分投放可以根據網站自身的需求來做動態調整。”該人士說道。
網絡聯盟方面,由于它是多家網站組建,獲取成本相對合理、低廉,新客的成本約為30-50元/位。
線上營銷成本的水漲船高使得電商們苦不堪言。當當網CEO李國慶甚至在2011年派代電子商務論壇上對參會的近千名同行放炮:“百度hao123這么昂貴的費用,還待在那里干嘛?”
此外,據記者了解,由于不堪門戶網站banner展示類廣告的高成本,預計到今年第四季度,絕大部分電商都會放棄該領域的投入。而線下的戶外廣告,由于投入產出比難以計算,除了少數新進入的電商對此青睞外,京東、凡客等大型電商也趨于謹慎,漸少投放。
盡管如此,這絲毫不能減少一些電商的廣告營銷支出。以凡客誠品為例,其2010年的廣告投放額約為4億元,銷售額約為30億元。但今年初,凡客誠品CEO陳年聲稱,2011年市場推廣費用將達到10億元,銷售額提升到100億元。
這是一把雙刃劍。巨大的廣告開支能帶來銷售額的增長。但是,過高的廣告支出可能會擠壓凡客誠品的采購成本和產品質量,也影響電子商務公司的盈利。
據了解,目前,中國主要電子商務都難以實現盈利。京東商城最早實現盈利也需要等到2012年。已經上市的當當網,今年第二季度凈虧損440萬美元,同比增加60%。
不可否認,這種光燒錢不賺錢的做法正在拖垮電商的競爭力。電商們也開始思考變相削減成本,而裁員是其中一項重要措施。今年3月份,凡客員工規模達到6000人。以裁員5%計算,這次裁員將裁掉300人左右。若按照每位員工月薪4000元計算,凡客每月至少節省下120萬元。
此外,記者了解到,今年初電商界頻頻爆出高薪挖角,年中開始,薪水溢價能力逐步趨緊。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想跳槽的電商人才基本都會選擇在年中抓緊完成,因為到今年底,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對于想要融資的企業,他們都會盡量在今年中完成。到今年年底,恐怕就很難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