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時、地利、人和造就銷售神話
“最初的動機是看到普通商場都有十一黃金周之類的促銷時段,我們就想,網上也可以搞一個。”阿里巴巴集團公關負責人表示,相對于傳統節日,“光棍節”更富有草根娛樂精神和互聯網時代特色,所以,更受網民的追捧。
追溯網商光棍節的促銷歷史,2009年11月11日,淘寶商城首次啟動光棍節的營銷。27個品牌集體進行五折促銷,僅杰克·瓊斯一家店的單日銷售額就超過了500萬元;2010年,淘寶商城提前三個月砸下2億元做光棍節營銷推廣,網絡、電視、報紙、手機、戶外廣告無一遺漏,促使去年的光棍節業績實現了幾何倍數的增長,一天銷售額達9.36億元。
而到了今年的世紀光棍節,即便淘寶商場沒有花大力氣刻意宣傳,卻依然取得了令人震撼的銷售成績:其一天支付寶交易額突破33.6億,將近去年的4倍。
究竟是什么造就了這樣的銷售神話?對此,陶然(微博)認為,分別是難得一遇的世紀光棍節的‘天時’,各家網商抓住節日促銷的‘地利’,和今年電子商務爆發的‘人和’,共同作用而成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國B2C市場交易規模達到了542.6億,同比增長172.6%。
不過,在淘寶商城大賣家韓都衣舍CEO趙迎光看來,促成震撼銷售額的原因不僅僅是光棍節這個噱頭,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11月11日正好踩到了一個商業規律的節拍上。“11月11日臨近年底,很多商家要趕在這段時間完成銷售額,而且一年中積壓在倉庫的商品要趕著清倉,如能在一天內解決這些問題,哪怕少賺點錢也樂意干。”趙迎光表示。
這種觀點得到了許多電商賣家的認同。杭州千袋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嚴龍智告訴記者:“5折銷售,幾乎沒利潤可言,但即使虧錢也要做!”嚴龍智稱,目前公司的年銷售額約500萬(不包括節假日),而光棍節一天就可能完成一年的銷量,這對他來說是個巨大的誘惑。“賺到了吆喝,也能最大限度地拉回老顧客。”
或觸發“造節”營銷熱潮
談及為這場營銷大戰畫上圓滿句號的消費者心理,趙迎光認為,消費是可以被刺激的,消費者是可以被引導的。低價本身具有巨大的誘惑力,當讓消費者感到物超所值,消費欲望就會猛然膨脹。越來越多的電商已經抓住了進行病毒式營銷的關鍵因素。
只是,對于“光棍節”這個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真正的“節日”何以造成這樣的影響?四川大學社會學系主任陳昌文教授則認為,在個性獨立的時代,中國缺乏一個讓個人狂歡的節日,是光棍節應運而生,并從幕后走到了臺前的原因。對此,陳昌文還提出了一個問題,城市供年輕人娛樂交友的公共空間太少,他們被封鎖在電腦上,在網上購物也就成了其主要樂趣。“
正是這樣的社會現狀,造就了電商世紀光棍節營銷計劃的空前勝利。而這也直接加速了“造節”營銷的趨勢。“圣誕節、情人節這些西方節日,還不是因為商家的氛圍營造才越來越得到推廣?”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資深電商人士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造節”的背后是商家的逐利之爭,而眼下這種逐利所帶來的“甜頭”也將更令“造節營銷”成為一種必然。
“女人節、男人節、兒子節、女兒節……只要有個說法,就可以做營銷。”營銷專家陳亮對記者表示,“造節營銷”未來或越來越普遍。
不過,對此,雖然此番許多電商企業、商家都借助世紀光棍節“火”了一把,但業內對這樣扎堆促銷的方式還存在異議。比如同樣推出了促銷活動的當當網CEO李國慶就公開表示,“一天之內搶錢,不聰明!”
“從營銷資源和物流能力來看,電商企業扎堆促銷不明智的原因在于,分散了消費者的注意力,讓廠商疲于奔命,也給物流造成壓力。”資深電商人士告訴記者,理想的狀態是,各家電商企業“錯峰”促銷,這樣既可以讓供貨商從容制定供貨計劃,也可以讓消費者始終有實惠貨可買。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