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廣告營銷
相親節目隱性收入不少
電視節目通過職業嘉賓、設置好的劇本,固然能夠達到提高收視的效果,廣告費也會水漲船高,比如片頭、片尾、中插廣告,及節目冠名等。如今這塊蛋糕被越做越大,有商家發現在節目現場植入廣告是一塊可以開墾的營銷地,電視節目也趁機增加創收。
“電視節目光靠廣告收入是不夠的,尤其在實行了限娛令、限廣令后,電視臺需要挖掘更多的隱性收入。”楊先生稱,在選秀節目里面,電視臺的隱性收入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個人或者經紀公司想要推出某個嘉賓,出錢請電視臺在節目上做包裝,一般都有專門的人設計方案。
“還有一個方面,就是借節目來做廣告營銷。比如某個企業老板會找到一家模特公司,讓該公司的模特以企業員工的身份出現在節目里,播放短片的時候,就可以借機為自己的產品做廣告了。”楊先生稱,這樣的嘉賓,就需要靠企業贊助,電視臺通過與企業協商獲得贊助費。
記者了解到,某出版商就曾在一家衛視的相親節目中,多次提到自己的公司和職業,并適時推出了一套女性讀物,成功地做到了推銷自己、推銷公司和推銷產品的“多箭齊發”。
“還有的會直接把某個公司的服裝穿在身上,LOGO看得很清楚。”楊先生稱,這樣的嘉賓一般都不會很快牽手成功,都會連著很多期,通過重復地播放VCR、介紹職業背景等,觀眾想不記住這個品牌都難。
“具體這個嘉賓要錄制多長時間的節目、什么時候被 牽走 ,就得視合約而定了。”楊先生稱。
記者手記
電視選秀為何屢屢愚弄觀眾
相親節目,原本是為了解決“剩男剩女”婚戀問題而產生的節目;職場節目,原本是為了給年輕人指導人生方向的節目,如今卻都成了電視臺娛樂大眾、獲取利益的工具,是電視臺設置的一場游戲而已。
2010年6月9日,國家廣電總局下發了 《廣電總局關于進一步規范婚戀交友類電視節目的管理通知》及《廣電總局辦公廳關于加強情感故事類電視節目管理的通知》兩份文件,對“相親類節目泛濫、造假、低俗”等嚴厲整治。
然而,婚戀、情感節目嘉賓造假的現象依然屢見不鮮,甚至連“求職”也成了一場秀。我們不禁要問,選秀節目,到底是“選”重要,還是“秀”重要?
專家分析認為,如果電視節目為求得一時的收視率而執意去造假、模仿,那么它終將走向一條“不歸路”。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