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大事了!边@個感覺從上午開始,就一直在周偉心里揮之不去。他是土豆網的一名普通員工。微博上傳言“視頻業今天將有驚天動地的事情發生”。公司三樓出現了技術人員的身影,一會引線,一會打光,調試著視頻通話設備!斑@是要和上?偛客介_視頻會議了。”
下午三點多,周偉接到公司通知,五點鐘要開全員大會。下午五點,謎底終于揭開——優酷和土豆合并。那一瞬間,周偉的腦子里閃過一個念頭:“擦!老子跳了一年還沒跳出去!”
這一天是2012年3月12日。一年之前,周偉剛從優酷跳到現在這家公司,土豆網。
“文青”老板重金保原創
在業內,土豆網被公認為最重視原創的視頻公司。與原創力量保持密切關系,除了溝通順暢外,利益保障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感性地來看,我認可土豆的精神和王微。”周偉說起了當時從優酷跳槽到土豆時的原因。
2008年開始,土豆主辦互聯網視頻領域最大的原創展會“土豆映像節”,每屆均匯集近萬部作品,獲獎作品將由土豆官方幫助提交到全世界最大的獨立電影節圣丹斯電影節參賽。
一位土豆的投資者表示,土豆映像節表面上是個品牌活動,但投資人更看重其背后“支持民間自由表達”的精神實質。從這一點意義來說,土豆映像節自比為“華語圣丹斯”,二者更為相似的可能是“獨立自主”的原則。
重視原創,在土豆的流量構成中也有明顯表現。土豆網CEO王微在2011年底曾披露,土豆網來自UGC(用戶生成內容)的流量高達45%,接近一半;而作為該領域的主要競爭對手,優酷的這一比例是三分之一,收入只有五分之一。
頗具文藝氣質的王微,在視頻制作者中很有人緣。某屆土豆映像節大獎獲得者表示,王微人很不錯,對視頻的拍攝很了解,自己也曾經寫過話劇,跟他溝通基本沒什么障礙。
王微曾私下解釋過土豆對原創視頻制作者的扶持措施:土豆對UGC內容和參加土豆映像節的作品一直都有收入分成的計劃,UGC頁面上的廣告會與原創者進行分成;為了提高在整個視頻產業鏈中的影響力,土豆的很多措施并不單單針對視頻制作者,還吸引攝影、插畫、美工等崗位人才共同進入其孵化器平臺。
這種濃厚的原創氛圍吸引周偉從優酷跳槽到了土豆!爱敃r感覺,王微是個真心做視頻的人,商業氣息不那么濃,很理想主義。受他影響,公司也有創業公司的氣息!
投奔理想主義公司的代價是期權的損失。周偉跳槽時,優酷已經上市,但員工的期權由于鎖定期的關系,都無法變現。由于土豆網是直接競爭對手,周偉在優酷的期權自動被放棄了。
成本劇增廣告收入上不去
高投入并未帶來高回報,王微所強調的原創精神和扶持UGC政策,導致公司財務進一步惡化。
同為土豆員工,于宏對于公司的一些做法并不理解。
在優酷土豆宣布合并之后,美股投資網站i美股制作的一張雙方經營數據對比圖在網上廣泛流傳。于宏看到這張圖后直嘆氣,“我們的營銷和銷售成本比優酷多了6000萬,廣告收入卻差不多只有人家的一半,少了4億多。這個比例算下來,跟當年酷6也差不多了!
對比優酷、土豆2011年財報可見,2011年土豆廣告收入4.4億元,營銷與銷售成本2.9億元,其比例雖然略好于酷6,卻比優酷的收入8.6億元、成本2.3億元相差甚遠。
“合并之后雖然說不裁員,但銷售和廣告團隊遲早會有變動。成本與收入的比例放在那里,古永鏘是互聯網界第一財務高手,不可能對此視而不見!庇诤暾f。
讓于宏不爽的,不僅僅是紙面上的數字,土豆高層的頻繁變動,也讓身在基層的他受到了震動。2010年后,土豆有案可查的高管變動記錄包括,首席財務官、首席內容官離職,首席技術官甚至兩易其人。
一位國內電子商務網站的工程師表示,由于CTO(首席技術官)變動頻繁,因此土豆在技術隊伍建設上難免有些落后,“國內第一家視頻網站,甚至到現在都還不能完全解決流暢觀看的問題,也難免被優酷反超,而且差距越來越大了”。
王微所強調的原創精神和扶持UGC政策,在理想主義者看來,的確是具有長遠眼光的政策,但在公司財務上,卻導致報表進一步惡化。2011年,土豆的帶寬成本上升到總營收的四成多,相較前一年的占比三成大幅度上升;但收入上并未帶來同樣比例的上升,2011年全年營收卻僅增加了不足七成。
“王微的文藝氣質可能讓他能吸引來大量原創作者,但來了這么多內容,廣告收入上不去,又有什么用?”于宏說。
現金不到9億陷入窘境
成本增加的速度已經高于營收增加的速度,可能在盈虧平衡點到來前,土豆網就將再次燒完融資。
作為土豆的老對手,優酷由于趕上了中國概念股上市的最后窗口,又及時在股價高點增發,截至2012年初,手中還握有37億元現金。
相比之下,土豆由于王微離婚案錯失了上市最好的時機,在2011年8月初曾進入僅余一億多現金的窘境。其后,雖然成功上市融資,但到當年底只保有不到9億的現金。
王微在一次演講中曾回憶自己克服恐懼的方式:在2005年土豆網即將上線時,程序部分仍然有幾個BUG,世界上還幾乎沒有視頻網站這個業態(Youtube當時雖已成立,但產品比土豆晚上線一個月),用戶在哪兒全然不知,這個產品是否能等到用戶們熟知之后再發布?讓王微最后決定當時發布產品的決定性動力是:已經付了800元的新聞稿發布費,不能退了。
“把自己逼到多花一塊錢、多滯留一分鐘都兇險的絕境,是另一種克服恐懼的方法。”王微說。
在土豆上線7年之后,王微再次把自己逼到了多滯留一分鐘都兇險的境地,這次他克服恐懼的方法,是將親手創建的公司出售給最大的競爭對手。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