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1-2月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近年來首次出現下滑,經濟運行呈現放緩跡象,但是1日公布的3月份PMI指數較上月上升了2.1個百分點,這是該指數連續第四個月走高,從數據來看,制造業企業情況趨于復雜化。
記者近日在廣州、東莞、佛山等地調研了解到,在國內外經濟環境趨于復雜的情況下,企業面臨訂單持續減少、高成本難消化、貿易壁壘加劇等問題。未來一段時間企業利潤率能否提振,中國制造該如何脫胎換骨取決于企業如何應對這些考驗。
宏觀經濟運行放緩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6060億元,同比下降5.2%。這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自2009年以來首次出現同比下降。
廣東省政府參事、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何問陶表示,宏觀經濟運行呈現出放緩現象,是2011年以來國內外經濟環境多重因素的集中體現。她說,中小企業“缺血”嚴重,發展受到嚴重影響是出現工業企業利潤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環球市場集團運營總經理潘建岳說,企業除了受到歐債危機、貿易壁壘、反傾銷等國際經濟因素影響導致國外市場需求疲軟外,國內部分產業由于失去競爭力也導致一些訂單開始流失。以服飾為例,一件牛仔褲在廣東加工成本要14元,在越南等地可能下降到7元,于是部分訂單就轉移到了東南亞等地。
企業“就像被放在火上烤”
一些企業主告訴記者,現在企業“就像被放在火上烤,受得住就活,受不住就死”。以工業企業為代表的中國制造面臨的主要問題有:
訂單持續收緊,企業波及面擴大。東莞市南華戶外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汪汝鈞說,今年的第二季度本來應該是銷售的旺季,但是沒有旺起來,第一季度接到的訂單同比減少20%。
東莞外經貿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受歐美市場低迷影響,企業訂單目前平均下降15%-20%。根據對300家企業的跟蹤問卷調查顯示,預計2012年全年出口訂單持平和下降的企業超過七成。
企業成本持續上漲。佛山市雅士高夫陶瓷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陳彥斌說,陶瓷產品中廣泛用到的色釉料價格從去年每噸17萬元上漲到了現在的40萬元左右,在一些產品中占到總成本的30%。
“原料要漲價、工人要漲工資、下游價格提不起、人民幣還在升值,企業多頭 受氣 。”一些企業反映,今年以來,企業經營成本延續了去年以來的上漲態勢。據國家外匯交易中心的數據,3月27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2840,連續三個交易日創匯改以來新高。而在剛剛過去的這一年中,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幅度約5%。
貿易壁壘加劇。2012年1月20日,美國決定繼續對從中國進口的糠醇征收反傾銷稅;3月20日,美國對鍍鋅鋼絲等三類中國輸美國的產品作出反傾銷或反補貼調查的裁決,為后續針對這些產品征收反傾銷或反補貼稅掃清了道路。
去年國內遭受貿易保護措施的行業,問題開始凸顯。以佛山陶瓷產業為例,2011年遭遇歐盟對中國陶瓷行業征收最高達69.7%的懲罰性關稅。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佛山辦事處主任藍衛兵說,今年1月的對歐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15%,一季度出口總值同比下滑的趨勢難以扭轉。
危機有望變商機
專家認為,在經濟增長放緩的大背景下,只有率先“脫胎換骨”的企業,才能在商戰中把危機轉化成商機,獲得新的發展機遇。作為政府來說,如何出臺政策保障就業,促進經濟健康發展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潘建岳表示,企業要努力擴大外需市場,在鞏固傳統市場的同時,全力開拓東盟、中東、俄羅斯、南美及非洲等新興市場。在走出去的時候,中國的制造企業需要建立一個優質的群體品牌,發揮群體力量,聚集資源和渠道,提高利潤率。
“提升企業管理效能是燃眉之急。”德豐電業有限公司營運副總裁林建蓮說,以前的歐洲客戶會提前4個月下訂單,現在只提前1個月,減少的時間都相應要求公司在物流管理、原材料采購等方面擠出來,稍有環節不暢就難以按時交貨。
培育新的增長點,依然是工業企業乃至中國制造的長期課題。廣州市統計局有關負責人建議,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大力推動工業經濟健康發展。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汽車、新能源與節能環保、海洋工程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使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支撐工業的新增長點。
“我們目前的金融體制是大銀行支持大企業,中小金融機構支持中小企業,出現了強強聯合和弱弱相扶的局面。”何問陶建議積極支持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等中小金融機構發展,為企業發展“輸血”,同時應當加快利率市場化步伐,引導民間投資流入實業。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