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日前發布的《電子商務“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到2015年,電子商務交易額將翻兩番,突破18萬億元。其中,企業間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將超過15萬億元;網絡零售交易額突破3萬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例超過9%。電子商務的服務水平顯著提升,涌現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電子商務企業和服務品牌。
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仍然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一是電子商務對促進傳統生產經營模式創新發展的作用尚未充分發揮;二是電子商務的商業模式尚不成熟;三是電子商務發展的制度環境還不完善,網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惡意欺詐、違法犯罪等問題不斷發生,網絡交易糾紛處理難度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對電子商務發展的信心。“十二五”期間迫切需要進一步發揮電子商務在創新企業生產經營模式、激發市場活力中的積極作用,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記者高亮
3月電商行業獲得6起投資
近日,資本研究機構清科研究中心發布的最新研究數據顯示,3月份,深圳、北京等地資本涌動,從IPO企業功成身退的PE達到了47筆。但業內人士指出,盡管VC/PE一直沒有消停過,但投資回報率并不理想,尤其是電商領域,上月唯品會“流血上市”,讓VC大幅壓低對電商企業的估值。
據悉,過去幾年,VC對電商情有獨鐘,但最終實現IPO的卻只有麥考林、當當網及唯品會3家,且麥考林上市后一直虧損至今,唯品會上市后即破發,股價下挫30%。資本市場的冷漠,讓VC在過去幾個月里對CYE電商的熱情跌至低谷。盡管如此,清科的數據顯示,3月份,互聯網行業仍獨占VC/PE市場鰲頭,共有15起投資,占比達24.2%,其細分領域,電子商務有6起投資,占整體的一成左右。
深圳一位風投界人士表示,美國二級市場上,中概股持續低迷,現在風投已經變得比較謹慎。最主要的表現是,被投企業的估值被大幅壓低,特別是電商。他指出,風投壓低估值并非沒有依據,因為現在賬面回報已經跌入空前的低水平。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