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協今天發布鋼鐵行業前三季度運行數據,盡管全行業虧損超過55億元,但是中鋼協認為隨著10月份市場好轉,全年有望實現扭虧。而鋼鐵產能還在增長,預計將突破10億噸。
10月份經營業績反彈 全年有望實現扭虧
中鋼協今天發布今年前三季度我國鋼鐵行業的相關運營數據,數據顯示,1-9月份,大中型鋼鐵企業虧損55.28億元,而上年同期為盈利836.92億元,由盈變虧。虧損企業虧損額267.26億元,同比增長41.5倍;虧損面45%,同比增加38.75個百分點。
不過,中鋼協副會長王曉齊今天在信息發布會上樂觀地表示,熬過8月、9月上旬鋼鐵行業的最低谷時期,到10月份市場已經好轉,10月份肯定不會虧損,目前看來11月份的形式也趨于穩定,如果12月份能繼續保持,則鋼鐵行業全年有望實現扭虧。
王曉齊介紹,10月份鋼企銷售每噸鋼約能帶來300元利潤,這其中一方面是簽訂的鐵礦石價格較低,另一方面則是國內鋼材價格出現回升,兩者相加導致10月份經營數據明顯好轉,“前三季度55億元的虧損最少也能沖抵20億-30億元”。
根據此前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今年前三季度國內粗鋼產量為5.42億噸,增幅同比回落9個百分點。王曉齊預計,預計今年全年粗鋼產量在7.2億噸左右,比上年大約增長2.1%。
鋼鐵投資增幅回落 但是整體產能將破10億噸
數據顯示,1-10月份,全國鋼鐵行業固定資產累計投資5410億元,同比增長7.8%,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0.7個百分點。其中黑色冶煉及壓延業投資4143億元,同比增長3.9%,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5個百分點;黑色礦山投資1267億元,同比增長23.1%,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5.7個百分點。
中鋼協指出,鋼鐵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大幅回落,主要是受黑色冶煉及壓延業投資增幅大幅下降影響。不過盡管是投資增幅大幅下降,王曉齊也指出,今年的投資形成產能后將使得中國煉鋼產能突破10億噸大關。
王曉齊指出,根據中鋼協調查數據,2011年中鋼的煉鋼產能是9.7億噸,而按照今年鋼鐵行業固定投資數據換算成產能的話,估計將增加4000萬噸-5000萬噸產能,到今年年底估計產能將要超過10億噸。“過剩是市場經濟必須的因素,但是我們的煉鋼產能已經超出了市場經濟的合理范圍”。
在中鋼協看來,中國鋼鐵業目前主要面臨三大困境:產能過剩、鐵礦石受制于人和投資成本過高,王曉齊認為,鐵礦石的問題目前價格已經進行下行通道,原料問題的前景是比較樂觀的,而投資成本過高也隨著企業的發展和經營水平的提高能得到改善,唯有產能過剩短期內無望解決,這將使得中國鋼鐵業要在相當一段時期內處于困難階段。
鋼企海外建廠沒有成功經驗 應有所側重
最近有外媒報道,武鋼正式承認擱置在巴西投資50億美元的建廠計劃,此前鞍鋼在美國投資建廠計劃也遭到了反對而被擱置,中國鋼鐵企業在海外建廠是否合適?該如何面對?中鋼協常務秘書長李新創今天在回答網易財經提問時表示,中國鋼廠還沒有大規模走出去,所以海外建廠也沒有成功的經驗。
在李新創看來,中國應該鼓勵鋼鐵企業走出,應首先占領資源,同時可以積極地在有市場需求、環境好的地方建鋼廠,就是去那些歡迎我們中國企業的地方去建鋼廠。“跟海外建礦山不一樣,建鋼廠是要和市場聯系在一起的,沒有市場需求的地方就不行,巴西現在的鋼材的需求并不旺盛,它是一個鋼材凈出口國,你在那建鋼廠它能歡迎嗎?”李新創表示。
在中鋼協看來,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和供應量的增加,鐵礦石未來將不會再成為中國鋼鐵業的緊箍咒。王曉齊表示,按照預計,國外的鐵礦石供應量將到2013年增加3億噸左右,再過3年到2016年增加6億噸-8億噸左右,這種供大于求的局面將導致鐵礦石價格整體趨向下行,并且波動的區間逐步收窄。
曾有媒體報道,中國企業在海外收購的鐵礦石資源量已達380億噸,對此李新創今天表示,根據中鋼協掌握的情況,這個數字實際會大很多,大多數都在進展之中,總之中鋼協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去收購海外資源的方向不會變。
此前有消息稱,隨著鐵礦石價格不斷下跌,國外有鋼鐵企業包括礦商又在商討讓鐵礦石回歸長協機制的可能,李新創認為,從大宗商品價格的走勢來分析,鐵礦石價格再回到長協機制比較困難,特別是現在鐵礦石價格的形成機制已經比較復雜,既有月度定價、季度定價,又有現貨交易和期貨交易等。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