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硅料賣到400多美元每公斤時,金融危機開始,2009年年初,硅料價格大跳水,跌到100多美元每公斤。“從技術儲備角度看,作為領頭企業尚德的做法無可厚非,但它的規模太大了,尚德的投資應該是以億為單位的投資,但后來因為種種原因關停了。”上述光伏人士說。
第二次是投資順大。順大既做硅料又做硅片,“而這次投資是完全失敗的投資”。上述光伏人士表示,這個公司的狀況比較麻煩。
而現在被炒得比較熱的亞洲硅業,算是投資順大的一個升級。上述光伏人士表示,亞洲硅業,施正榮是隱形的股東。有消息稱其把上市公司的利潤轉移到亞洲硅業上,并簽訂了比較長時間的訂單。“2007年、2008年就已經決定投資了。”
“作為尚德主要原料供應商,亞洲硅業的價格一直比市場價格高。”上述分析人士表示。
還有一個比較大的投資是與美國的MEMC的合作,硅料硅片公司,“就是曝出提前解除協議,賠償2億美元事件。”上述光伏人士直言,“這些的始作俑者都是‘擁硅為王’的理念。”
光伏產能仍未消腫
“尚德在中國光伏界的意義是非凡的,等于是有了尚德,其他光伏企業才起來的。如果沒有尚德可能不會有人知道光伏是什么。”上述光伏人士這樣評價道,尚德在中國光伏業的地位是其他企業無法比擬的。
有消息稱,無錫政府將全面接管尚德。
“當初政府希望樹立尚德牌子,建立政績,但慢慢地發現之前投入很多資金,陷得太深。”上述分析人士認為,“應該不會全救。”
“今年將有很多企業有麻煩,很多企業的銀行貸款即將到期。”上述光伏人士表示,“如果尚德破產,所有公司到銀行可能就無法貸到款,可能全部要倒。”
因此說,“尚德破產,對行業來說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不是好事,并非人們想象的那樣。”上述光伏人士稱,“比如英利、天合、晶澳、晶科、昱輝等這些公司現在來看還是不錯的,但是所有公司都需要到銀行貸款。尚德作為品牌最好的,雖然它的內部出現了問題,但尚德事件算得上是標桿性事情,標桿企業出現問題,銀行可能會更害怕這個行業。其他企業本來可能很健康,運行平穩,但可能會因此受拖累。”
在上述光伏人士看來,“可能更多的人以為尚德的倒掉會給一些企業警示作用,從而導致產能減少。但事實上,即使尚德倒掉了,會有新的股東接手,還是會存在產能,產能并沒有離開這個行業,對產能淘汰一點好處都沒有。”
上述光伏人士話鋒一轉,“但并不是說救尚德,只是業內都不希望尚德出事,因此尚德事件引起業內高度關注。因為,可能不僅僅引起銀行恐慌,一些基金或者準備投資光伏電站者都對光伏避而遠之,產生恐慌光伏的效應,讓這些人逃離光伏。”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