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GDP比2000年增長2倍以上單位GDP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
昨天,南京市委十一屆十三次全體 擴大 會議召開!吨泄材暇┦形P于制定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草案)》(以下間稱《建議(草案)》)提交大會討論。制定南京能耗降低目標、重新調整各區縣功能定位成了會議最大亮點,也是參會代表討論最多的話題。
市長解讀“十一五”建議
《建議(草案)》提出,2007年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10年取得基本現代化的重要階段性進展,為2012年基本實現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
《建議(草案)》要求,南京要加快構建長江國際航運物流中心、長三角先進制造業中心、全省現代服務業中心、全國重要科教中心和東部城市綠化中心。
記者了解到,《建議 草案 》稿廣泛征求各方意見,已經八易其稿,經本次全會審議通過后,將由市政府據以編制“十一五”規劃綱要(草案),提請明年初召開的南京市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審議批準后,頒布實施。
南京市市長蔣宏坤昨天就“十一五”規劃建議中的特色和亮點作詳細解讀。
人均生產總值增長2倍
《建議(草案)》:全市生產總值力爭到2010年比“十五”末翻一番,人均生產總值比2000年增長2倍以上。
市長解讀:這個目標高于全國同期人均生產總值翻一番、全省增加2倍左右的要求。這是綜合考慮“十五”發展情況和未來五年各方面發展條件提出的,目標是積極穩妥的。南京經濟已連續14年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目前仍處于發展上升期,發展潛力和空間很大,保持經濟較快增長不僅必要而且完全可能。同時,考慮人口增長因素,在人均生產總值預期上留有余地,經過努力是可以實現的。
能耗降低20%
《建議(草案)》:經濟增長方式實現新的轉變,資源綜合利用效率顯著提高,單位生產總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
市長解讀:能耗是衡量增長方式轉變、發展質量提升的重要指標。南京重化工業密集,能源消費彈性系數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今后五年能耗還會較快增長,資源環境壓力將越來越大。實現建議目標難度不小,但這是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我們必須堅決落實節約優先的方針,依靠轉變增長方式和科技進步,走發展快、能耗低的經濟增長新路子。
培育都市型經濟
《建議(草案)》:大力推進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建立符合新型工業化要求的產業體系,整體提升產業發展層次。
市長解讀:新型工業化道路,是一條擺脫傳統發展模式、實現跨越式發展的路子。“十一五”時期,南京要提升電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車、鋼鐵等優勢產業,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步伐,著力提升商貿、旅游會展、金融保險、物流、信息服務等產業發展的新優勢,培育都市型特色經濟功能。
提升中心城市功能
《建議(草案)》:以科學規劃為先導,以建設樞紐型、功能性基礎設施為重點,進一步優化城市形態和功能布局,提高城市現代化建設和管理水平。
市長解讀:繼續高標準建設“一城三區”及衛星城,加快江北地區工業化和城市化,嚴格保護生態,提升城市文化內涵和服務功能。強化功能性基礎設施建設,突出鐵路、高速公路、深水港、空港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加強都市圈城市基礎設施的規劃對接,進一步提升中心城市集聚和輻射功能。
環境友好型社會
《建議(草案)》: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堅持環境優先、節約優先,努力實現生態優良、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經濟高效,增強經濟整體素質和競爭力。
市長解讀:加快推進生態市建設,繼續治理重點水域,加強污染防治,發展環保產業和綠化產業,到2010年達到國家生態市的主要指標要求。
更多群眾創業致富
《建議(草案)》:“十一五”期間,要大力加快和諧南京建設,確保取得階段性成效。
市長解讀:積極鼓勵扶持創業,大力弘揚以“三創”為核心的新時期市民精神,使更多群眾通過創業致富。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建立市場主導就業、政府推進就業、個人自謀職業相結合的長效機制。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增加財政投入,多渠道籌措資金,建立健全企業盡責、公眾自立、政府托底相結合的社會保障體制。記者劉穎攝影劉莉
“十五”成就
年均經濟增長速度14.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0700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4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252元
“十一五”機遇大于挑戰
《建議(草案)》提出,今后五年,南京的發展將面臨一個機遇和挑戰并存、機遇大于挑戰的總體環境。
蔣宏坤說,這是一個重要的判斷。我們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有利條件,進一步培育優勢、放大亮點、加快發展;另一方面,要著力突破瓶頸制約,以更大力度解決好經濟結構、增長方式、體制機制、產業投入、郊縣經濟、科技創新、城鄉統籌、公共服務等方面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進一步增強發展的動力和活力。只要我們保持清醒頭腦未來五年可以大有作為。
亮點在于細化定位
南京市社科院院長葉南客先后四次參加“十一五”規劃建議稿的討論,他說,在“十五”計劃南京提出“一城三區”構想讓人眼前一亮,現在不僅是“一城三區”,而是將各個區縣的功能進行詳細定位,突出了和諧社會建設的內涵、每個城區一個特色。南京在“十一五”規劃建議中除了對GDP提出目標,更是首次將“單位生產總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寫入,讓人眼前一亮,這是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