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間,我國將進行多項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僅國家在鐵路新線建設和電網建設方面的投資就將達到2萬多億元。此外,航空業期盼多年的大型飛機研制項目即將上馬,第二條西氣東輸管線也有望啟動。數萬億元的投資無疑給鐵路、電力、能源等行業的上市公司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鐵路總投資約1.2萬億
近日,總投資達1400億元的京滬高速鐵路項目正式獲準立項,而這僅僅是“十一五”鐵路建設高峰的開始。根據計劃,從2006年到2010年,全國將建設鐵路新線1.98萬公里,其中客運專線9800公里,總投資約1.2萬億元。
目前,列入規劃的部分鐵路工程已經開工建設,其中包括總投資930億元的武漢至廣州客運專線,總投資179億元的廣州至珠海城際軌道,以及總投資369.5億元的鄭州至西安客運專線。即將開工的項目則有總投資820億元的哈爾濱至大連客運專線、224億元的上海至南京城際軌道交通項目、工程總概算約350億元的上海至杭州城際軌道線路。
銀河證券研究員洪亮就此表示,路基、鋼軌等基礎部分盡管技術要求不是很高,但由于工程量大,其訂單價值也不小。國內企業向技術高的通訊、信號、通電等系統發展,掌握核心技術,將獲益更多。由于政策因素,該部分訂單將主要面向中外企業聯合體,鐵路設備制造業的上市公司北方創業、G晉西將獲得良好發展機遇。
此外,相關公司還有G湘電,該公司是目前國內唯一生產地鐵車輛用成套牽引電氣設備和輕軌的廠家。主營鐵路運輸設備制造的南方匯通,主營軸承產品的西北軸承以及國內三大鋼軌生產基地———G新鋼釩、G鞍鋼和包鋼股份也將從巨大的建設物資需求中獲益。而G中鐵和G北方將是鐵路工程建設的直接受益者。
電網投資將逾萬億
“十一五”期間,國家在電網方面的建設將全面提速。國家電網公司制定的“十一五”電網發展規劃顯示,公司在電網建設上的總投資將達到8500億元左右,全國的總投資將超過1萬億元。
特高壓電網建設將是“十一五”電網建設的重點。由于特高壓產品對設計和試驗的技術要求很高,一般公司很難涉足,因此,行業主流公司將贏得巨大的發展機遇。光大證券研究員韓玲認為,在電網投資力度加大過程中,受益最多的將是輸變電一次設備的龍頭企業,如平高電氣、G天威、特變電工等;其次是輸變電二次設備龍頭企業,如國電南瑞、G許繼等也會分享行業景氣。其中,特變電工是國內最大的高壓變壓器和電線電纜生產企業,在500KV級及以上高壓、大容量及直流換流變壓器領域的生產、技術裝備實力處于國內領先地位。而高壓直流輸電控制與保護裝置是G許繼最具潛力的利潤增長點。此業務進入壁壘極高,目前國內只有G許繼和國電南瑞掌握了核心技術。
新管線將帶動相關產業
為解決近年在我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出現的“氣荒”,國家正在考慮建設“第二西氣東輸”工程。第二條西氣東輸管線的投資額將超過第一條線400多億元,達到近900億元,大體上是西接哈薩克斯坦,經新疆、四川等天然氣豐富的地區,過華中至華東和華南等地的用氣大省。
銀河證券研究員李國洪認為,第二西氣東輸工程將比第一工程更大程度地帶動相關產業大發展,冶金、石油化工、建材等領域的各類廠商都將在工程中找到商機。首先,該工程最大受益者是工程承包人,上市公司中油化建和海油工程或許能夠得到部分合同。該工程由于分支較多,耗鋼量應達500萬噸以上,寶鋼股份、武鋼股份都能生產優質的輸氣用X70鋼,將從新工程中獲益。
因比價效應,大量使用天然氣可使基本有機原料的生產成本有所降低,輪胎橡膠、氯堿化工等化工企業將因此受益。另外,化肥行業是天然氣的一大用戶,因此第二工程將給遼通化工、湖北宜化等中東部化肥企業帶來飛躍發展的“動力”。第二工程還可解決沿線幾千萬戶居民生活燃料的供應問題,廣匯股份等公司自然會從中受益,同時也為萬家樂等生產燃氣具產品的公司擴大市場份額帶來巨大商機。
大飛機市場前景廣闊
“十一五”期間另一個惹人矚目的是大型民用飛機項目的啟動。業內人士認為,“十一五”期間該項目很可能只是進行前期準備,因此項目的投資額無法具體匡算。但以空中客車等成熟的飛機制造公司啟動新飛機項目動輒數十億美元的費用來看,中國啟動大飛機項目的投入也將達到上百億人民幣。
目前,我國即將生產ARJ21飛機,這是一種能提供70-100個座位的支線民用飛機,我國擁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該項目采用異地設計、異地制造的新模式,在上海、西安、成都和沈陽四地同時開工,成飛公司負責飛機機頭和前登機門的設計與制造,西飛負責機身機翼生產,沈飛負責油箱和后登機門制造,而上飛集團則主要負責飛機總裝。而大飛機將以目前的支線飛機為基礎,很可能也由上述四家公司操刀。
長江證券研究員毛冬認為,民用飛機項目最直接受益的上市公司是西飛國際和哈飛股份。西飛國際是國產運七系列、新舟60等型號飛機主體零部件的唯一供應商,長期替波音、空中客車、德航、加空、法航這些全球主要客機制造商生產各種飛機零部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