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06年以來,居民消費意愿并沒有出現人們期望的反彈,反而創出了28.6%的歷史新低,延續了之前連續三個季度下滑的走勢。
昨天,央行公布了2006年1季度全國城鎮儲戶問卷調查結果,調查顯示,在當前物價和利率水平下,認為“更多消費(包括借債消費)”最合算的居民人數占比為28.6%,居民的消費意愿在連續三個季度下降后,本季更跌至歷史新低。
盡管2005年我國國民經濟增長取得了9.9%的增幅,但一直以來靠出口拉動的經濟增長模式并沒有明顯改觀。居民的消費意愿不強,消費在國民經濟三駕馬車中發揮的作用仍亟待提高。
央行分析認為,導致居民消費愿望走低的主要有兩大因素。首先,居民對未來某些開支的不確定性感到擔心,因而不敢多消費。調查顯示,在居民的儲蓄動機中,教育費一直獨占鰲頭,其次是養老、購房和預防意外,這四項占比本季達56.5%。居民考慮到未來生活需要,只好進一步控制當前消費,增加儲蓄。此外,住房、汽車消費的降溫也是導致消費意愿下滑的主要原因。未來三個月打算買房的居民人數占比為18.2%,并創歷史新低;打算買車的居民人數占比為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