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工程總公司總經理李永安:三峽工程助推長江流域發展
因為有了三峽工程,長江正變成流金淌銀的財富之河和風正帆懸的惠民之河。
5月19日,三峽工程總公司總經理李永安在湖北宜昌接受《第一財經日報》等媒體訪問,就三峽工程的巨大經濟效益、工程建設的資金來源,以及移民問題等進行詳細解釋。其間并透露,中央政府將出臺新政策,加大移民搬遷后期的扶持力度,初步計劃是移民搬遷后的20年內繼續進行經濟扶持。長江流域將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第一財經日報》:在你看來,三峽大壩建成后,將對中國經濟格局及區域經濟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李永安:長江流域的人口占全國人口的1/3,工農業產值占全國的40%,長江流域內的縣、市都是經濟相對比較發達的縣、市,三峽工程建成后,對長江流域的經濟和社會都會產生巨大的拉動作用,庫區的經濟最近幾年來,已經成倍地增長。
自國家采取開發性移民方針以來,庫區經濟進入了高速發展軌道。三峽庫區2005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比1992年翻了三番多,由1992 年的152.46 億元增加到2005 年的1231.72億元,增長了7.1倍,年均增長率為17.4%;人均GDP 由1992 年的950 元增加到2005年的7635元,增長了7倍,年增長率為17.3%。三大產業的比例趨于合理,由 1 9 9 2 年的4 2:3 4:2 4 變為1 9:4 3:3 8 。
三峽航運的貨運量以前最高為1800萬噸/年,現在貨運量為4000多萬噸/年,是以前的近3倍,由于三峽大壩建成,由于通航的改變,帶來了航運事業的發展,交通的發展對經濟有很強的拉動作用,我們預計三峽工程建成后,長江流域及相關地區將成為我國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第一財經日報》:三峽工程的建設資金40%是國家提供的資本金,另60%是由三峽工程總公司自行解決的,這60%資金究竟是怎樣解決的?
李永安:三峽工程總公司目前的投資中資本金占40%的比例,負債占60%,其中資本金是國家投入的部分,主要通過“三峽基金”投入;負債部分主要由國家開發銀行的貸款、利用國外貸款、發行7期三峽債券及使用少量商業銀行貸款構成。
目前,三峽工程總公司已經從國家開發銀行貸款300億元,已經歸還100億元,另有200億元將在最近幾年中逐步歸還;三峽債券一共發了7期,募集資金大約210億~220億元,用于購買6臺發電機組;向國外銀行貸款10億美元,用于購買部分進口設備。幾筆“大錢”就是這樣籌集的。另有一部分商業銀行的貸款,這主要是用于流動資金,這主要是短期的資金,用完就還。國家將出臺移民扶持新政策
《南方日報》:三峽工程在建設前曾有不少爭議,你今天如何看待這些爭議?
李永安:三峽工程論證期間的爭議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國力是否能夠承受;其次,移民問題,100多萬人能不能解決;第三,生態環境問題能不能解決。前天新華社發表了兩院院士潘家錚的講話,比較好地回答了這些爭議問題。
最近國務院要出臺一個政策,就是對移民的后期扶持政策,對已經搬遷的移民,國家要實行20年的后補政策,這對今后移民的穩定將產生重大作用,已經搬遷了112萬人了,還剩下幾十萬后期移民,這就表明三峽工程的第二個問題基本上解決得比較好。
生態環境問題主要包括水質污染、地震、泥沙淤積,總的來說,生態的問題,比預期的情況要好,但是我們還是不能過早樂觀,因為水位還沒有升上去,對生態的治理問題我們要認真地繼續關注,重視生態建設,不但要把三峽工程建成一個國際一流的工程,而且是生態環境保護很好的工程。
《第一財經日報》:你剛才提到移民的后續補貼問題,這個補貼的資金來源是什么途徑,是針對哪些人群進行補貼,補貼數量是多少?
李永安:這一次國務院出臺的移民后續扶持政策,不只對三峽庫區,而是針對全國大中型水庫的所有移民。對文件出臺前的所有老移民有用,對未來的新移民(同樣適用)。哪一天移民,哪一天就開始享受這個政策,享受20年國家扶持。
扶持資金來自銷售電價,就是適當提高銷售電價。這就是我前幾天回答國外媒體記者時也提到的,要讓廣大移民分享電力收益,這是一個基本原則。今天我只能說到這里,具體的細則等國務院相關政策出臺后就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