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天路兩萬名浙商入藏掘金
cye.com.cn
時間:2006-7-4 11:41:35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葉國靖 我來說兩句 |
|
 |
|
瞄準“天路經濟” 兩萬浙商入藏掘金
“青藏線開通后,游客數量激增,氧氣消費自然就多了很多。我們在西藏開設的制氧廠主要服務于當地的醫院、3~5星的賓館以及其他用氧機構。我們公司是借助當地旅游局等渠道切入市場的。”昨日,溫州龍飛集團銷售部蔡先生告訴《第一財經日報》。
天路雖然開通,但世界屋脊上的“日光城”——拉薩給每一位首次親近她的客人的見面禮便是惱人的高原反應。龍飛集團率先從高原反應中嗅到“天路經濟”的味道。
蔡先生還告訴記者:“我們的制氧機可以使用IC卡進行消費。比如賓館的客人缺氧,他可以購買一張IC卡,賓館客服人員就會把制氧機/氧氣袋推進來供氧,費用是5~10元/小時。西藏的市價是每5立方米氧氣需要花費60~90元,在西部其他地區需要30~50元,而在東部僅需要20~30元。”
龍飛集團僅僅是浙江眾多進藏掘金企業中的一個縮影。受青藏線開通的利好帶動,溫州、義烏等地的商人,近段時間紛紛進藏調研市場。位于拉薩市區最繁華地段的拉薩溫州商貿城將于今年10月開業,1000多個攤位已銷售告罄,該物業便是由西藏長征工程建筑有限公司董事長干祥土等5個溫州商人投資8000萬元興建的。無獨有偶,上個月就在拉薩火車站投入運營前,臧華山等3名溫州商人在貨運站旁征地100多畝,準備建設西藏第一個汽貿城。
據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去年公布的統計數據,目前在西藏投資的浙商至少有2萬名,僅拉薩便有7000多名,其中溫州人約占60%。10多年前,這些人去西藏大部分從事擺攤、補鞋、木工、油漆、賣眼鏡、賣服裝等小買賣,而如今,他們已在西藏的建筑、礦業、能源、電器、小商品等細分領域頗有建樹。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國家新能源戰略的建立,能源開發正成為浙商在西藏投資的新熱點。據知情人士介紹,在西藏山南措美縣,最近有10多名溫州商人在那里開發鉻鐵礦等礦業,預計明年年中會形成“出礦高峰期”。此前為青藏鐵路某路段提供石料的浙商——西藏華威工貿有限公司董事長林秀玲透露,該公司已著手鐵礦、銅礦和金礦的前期開采工作,“預計今年能辦出探礦許可證,明年可拿到開采許可證”。
林秀玲透露,據有關部門預測,青藏線開通后,年輸入西藏的貨物預計在500萬~700萬噸,而西藏輸出的貨物只有250萬噸,“進出不平衡已成為西藏有關部門關注的焦點。”這為浙商的礦產品輸出提供了契機。
|
免責聲明:
凡本網具體標明“來源”的所有文字、圖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您對本站文章版權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致電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