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濕地保護條例》下月實施
深圳將投2.5億保護濕地
深圳商報記者陳姝
【本報訊】從下個月開始,廣東省將禁止在濕地撿拾鳥蛋。記者昨日從我市林業部門獲悉,《廣東省濕地保護條例》將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我市“十一五”期間,將投2.5億元對濕地進行保護和修復。
據介紹,濕地是地球上多樣性豐富和生產力較高的生態系統,具有保護水源、凈化水質、蓄洪防旱、調解氣候和維持生物多樣性等重要生態功能,因而被喻為“地球之腎”。
深圳市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專家告訴記者,濕地的范圍很廣,深圳市民最熟悉的紅樹林只屬其中一種,此外還包括小型島嶼、各類沙灘、淺海灣及海峽(包括珊瑚礁)、咸水或淡水湖泊(包括水庫)、河溪等。
根據全國濕地調查的分類系統,深圳濕地類型共有濱海濕地、河流濕地和湖泊濕地三大類,面積共1.5萬多公頃,占深圳總面積約8%,其中濱海濕地約8500公頃,占深圳濕地面積一半以上。
按照《深圳市城市林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的要求,我市將在西部濱海灘涂濕地建立封灘恢復生態區和海上田園濕地生態旅游區。在西北部修復茅洲河河口濕地、觀瀾河濕地,新建西麗湖濕地公園。在中部華僑城新建華僑城濕地公園,在深圳灣建設濱海濕地生態公園、修復新洲河河口濕地、深圳河河口濕地。在東部大鵬、南澳濱海濕地修復龍崗河濕地、坪山河濕地。濕地保護和恢復總投資約2.5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