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培育30戶優強中小企業 記者馬玉宏報道:近日,青海省出臺培育30戶優強中小企業的目標和措施,以確保“十一五”期間,銷售收入每年以17%以上的速度增長。
青海地處西部欠發達地區,中小企業大多數是傳統型企業,而科技型、知識型企業較少。統計資料表明,至2005年底,全省中小工業企業已達到22716戶,占全省工業企業總數的99.96%,鼓勵引導中小企業加快發展迫在眉睫。
為優化中小企業發展環境,加快推進中小企業成長進程,近日青海省出臺了關于全面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的意見,從優化政策環境、提供金融資金支持、鼓勵自主創新、培育優勢產業、實施品牌戰略、強化素質培訓、加大創業輔導、培育社會化服務體系等方面提出具體辦法。與此相適應,從眾多企業中選擇具有代表性的30戶企業進行重點扶持。
據青海省經委中小企業指導局局長李廣青介紹,這30戶中小企業,主要分布在農產品加工、制藥、畜產品加工、民族服裝服飾、再生資源利用、機械制造、精細加工、非金屬加工、冶煉、化工、沙棘生物制品、亞麻加工等行業,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在當地屬于技術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特色鮮明的產業。對這些重點企業,將通過培訓以提高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通過和銀行的合作,搭建融資平臺;以政府專項資金,支持企業技術創新和改造;實施走出去戰略,幫助企業招商引資以及項目的合作。李廣青說,青海省政府現在每年拿出1億元貼息資金,用于中小企業貸款。據省經委和西寧市商業銀行簽訂的融資協議,未來3年,西寧市商行每年對西寧地區中小企業的新增貸款不少于10億元。這些貼息資金和貸款將對30戶重點企業給予傾斜。通過以上措施,力爭使30戶重點中小企業的銷售收入在“十一五”期間,平均每年以17.8%的速度增長,到2010年達到33.4億元,帶動青海中小企業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