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東盟婦女攜手謀發展
■中國與東盟婦女是好朋友
今年是中國與東盟建立對話關系15周年,也是“中國—東盟友好合作年”。多年來,中國與東盟在政治、經貿、安全、社會文化以及民間交往等廣泛領域開展了深入的交流與合作,其中,中國與東盟各國婦女也建立了友好的關系。
“中國婦聯非常關心老撾的婦女職業培訓,提供了重要幫助。”老撾婦聯主席西賽·勒德門松說。她希望中國和東盟國家進一步加強合作,消除婦女貧困。
菲律賓婦女地位委員會主席董麗真表示,多年來,菲律賓與東盟各國在打擊拐賣婦女、保護女性權利方面開展了廣泛合作,其中也包括與中國婦女組織的合作,共同探討制定和完善保護婦女的政策。
在越南婦聯主席何氏潔看來,中國—東盟婦女論壇是推動各國婦女合作的良好平臺。何氏潔還當場朗誦了一首自己寫的詩,中文大意是:“中國和東盟是一家,共同發展和繁榮,愿我們的理想早日實現,使所有人得到幸福。”
“本次論壇是在全國婦聯多年來與東盟各國廣泛開展友好交流與合作的基礎上舉辦的,同時,也為今后與東盟各國婦女和婦女組織建立長期穩定的友好交流合作關系、促進共同發展奠定了基礎。”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東盟協會會長顧秀蓮說。
全國婦聯曾經邀請緬甸總理夫人,印尼、柬埔寨等國的女部長,越南、老撾的女性國家領導人及婦女組織領導人等訪華。去年12月,全國婦聯還同泰國國家婦女院共同在泰國舉辦了紀念中泰建交30周年中泰婦女大型文化交流活動。此外,全國婦聯也為東盟一些國家提供了小額物資捐助,幫助開展各種形式的婦女就業培訓。目前,中泰婦女培訓中心已經掛牌。
■鞏固經貿合作紐帶
本次論壇為中國和東盟各國婦女提供了一個全面交流的機會。
在東盟博覽會現場,全國婦聯舉辦了主題為“前進中的中國婦女”的圖片展,從參政、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展示了中國婦女的成就。展覽采用了新技術,設置了5臺電腦,每臺電腦的顯示屏上十幾張同一主題的照片自動播放,精彩的圖片吸引了參加論壇的各國嘉賓駐足觀看。
11月1日下午,中國—東盟女企業家交流會舉行,各國的女企業家們紛紛走上講臺,講述各國女性創業和就業的狀況以及自己企業的情況。會場兩側擺設了長長的展臺,展示企業家們帶來的產品,如老撾的手工披肩、菲律賓的沙丁魚罐頭、泰國的金佛掛件、緬甸的玉石手鏈……這些產品都是各國婦女們的勞動成果,各具特色。
“在文萊有許多成功的中國商人,這是我第一次來中國,讓我有機會認識了許多中國同行,她們聰明勤勞,有許多值得學習的地方。此外,我也找到了一些合作的新商機。”文萊婦女商業協會主席蘇菲·胡賽尼說。
董麗真同時還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她擁有的制鞋企業與中國合作密切,每年都會到中國特別是廣東考察企業發展情況。因為父親是華人,董麗真會說流利的福建話,也會說一點普通話。她希望菲律賓與中國和東盟各國開展更廣泛的經貿合作,這當中,女企業家應當積極發揮作用。
■攜手面對各種挑戰
面對全球化的挑戰,在促進性別平等、實現共同發展的道路上,中國和東盟各國婦女都面臨著許多共同的課題。代表們表示,在防治艾滋病、禽流感,消滅針對婦女的暴力、消除女性貧困等方面都需要各國的廣泛合作。
泰國國家婦女院主席耀華麗·欽那瓦說,在泰國,許多婦女在經營企業和操持家務間難以平衡,同時,女性開辦的企業通常規模小,缺乏資本,知識、技能和管理水平不高,這些都是女性企業面臨的共同難題。此外,還有保護知識產權等問題,需要加強國家和區域間合作才能解決。
新加坡婦女理事會副主席曾汝鑾同時是一位會計師,會說一口流利的漢語。她說,1972年她大學畢業時,學校里只有不到三成的女同學,現在,新加坡登記在冊的會計師中約六成是女性。如今在新加坡已經沒有哪個行業是男性的專利了。在她看來,提高女性地位關鍵在于提高教育水平。“這一點雖然很多人認同,但并不是在所有的地方都能實現,需要政府和社會團體不斷推動。”她說。
10月31日,中國和東盟10國的婦女領導人共同簽署了《中國—東盟婦女論壇宣言》。《宣言》明確提出了今后4個合作重點:首先,加強女性發展優先關切領域的信息交流;其次,在中國和東盟各國建立或完善婦女培訓設施,幫助提高婦女技能;第三,推動繼續舉辦“中國—東盟女企業家論壇”,促進婦女更多地參與貿易和企業發展(包括中小企業);第四,開展與婦女相關問題的研究,包括信息通訊技術、最新科技知識及知識型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