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07年經濟藍皮書 專家解答中國經濟熱點 中廣網北京12月8日消息 中國社會科學院昨天發表2007年《經濟藍皮書》。應中央臺經濟之聲的邀請,經濟藍皮書編輯組組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齊建國就藍皮書的相關內容和當前中國經濟的熱點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請看經濟之聲記者安健的報道。

2007年《經濟藍皮書》 來源:中國網
就業問題一直是大家比較關心的,2007年《經濟藍皮書》指出,預計明年下崗人員的數量會有所下降,但是就業總量壓力持續不減,供大于求的缺口將在1500萬個以上。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齊建國說,就業問題是老問題了,在中國是長期存在的,這幾年經濟高速增長以后,就業的壓力總體來說是減小的。藍皮書指的1500萬說的是:2007年,中國城鎮需要就業的人口將超過2500萬人,而新增的就業崗位加上自然減員也只有1000萬個,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500萬個以上,矛盾非常尖銳。
雖然就業的壓力總體來說是減小的,但是在中西部地區和資源枯竭的城市就業問題依然嚴峻。2007年全國城鎮新增勞動力1200萬人,其中高校畢業生390萬人,中職畢業生270萬人,當年未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210萬人,復轉軍人50余萬人,農轉非人員260萬人;在農村,現有勞動力4.97億人,除去已經轉移就業的2億多人,以及農村需要務農的1.8億人,尚有1.2億的富裕勞動力。隨著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大量的農村富余勞動力需轉移到非農領域就業,向城鎮轉移的規模將不斷增加,對2007年的就業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
2007年部分地區、行業和群體再就業難的問題更加突出。目前國有企業下崗職工未就業的仍有100多萬人,集體企業下崗職工有400多萬人,今后3年國有企業政策性破產關閉還需要安置360萬人;困難地區、困難行業,特別是資源枯竭城市和地處偏遠的軍工、森工等行業就業門路狹窄;下崗失業人員中年齡較大、缺乏技能的“4050”人員,再就業難度更大。同時,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和被征地農民的就業問題會越來越突出。
提到房地產,也是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據經濟藍皮書預測,2006年和2007年,全社會固定資產的投資將繼續高速增長,國家的宏觀調控是否能起到抑制固定資產投資,特別是房地產業的作用,以北京來說,經過國家持續的宏觀調控,近幾年房價持續上漲是否合理呢?
齊建國認為,房地產是中國最熱的問題之一。我們知道,從2003年下半年以來,中央政府一直開始對房地產的調控,而且措施越來越嚴厲,調控的力度越來越大。目標就是使得房地產的價格比較穩定,不至于過熱,防止發生泡沫。
中央這幾年的調控手段之一就是控制土地的使用權,由于對房地產的需求增長很快,而我們對房地產土地供給的控制很嚴格,使得開發商獲得土地越來越困難,土地價格必然要上升,不一定是反映到市場價格上,房地產商獲得土地的成本就會越來越增加。土地成本的增加必然引起房地產價格的上漲。另外,控制房地產的土地供給,必然使建設房地產的供給有所放慢。在需求不減的情況下,如果供給增長放慢了,肯定會改變供求關系,使得供給的減少,就是價格上升。
就北京的房地產的價格來看,到10月份為止,房價一直在上升,而且上升的幅度還很大。因為北京房地產的價格是面對全世界的市場,全世界有錢人都想在北京買房,北京房地產的供給就這么一點,北京不可能再增大了,就這么大的空間。山西的煤老板有了錢都到北京買房,所以北京的房地產面對的不是北京本地的購買者,而是全世界最有錢的人,所以北京房地產的價格肯定是最高的。當然政府控制的緊,價格上升的幅度會小,速度會有所減緩,泡沫的成份就會少一點。中央調控房地產市場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使我們的房地產能夠健康、穩定的發展,而不至于導致惡性的泡沫。
2007年經濟藍皮書還指出,今年中國出口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增長率將達26.7%,而受到人民幣升值和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等因素影響,2007年出口增長速度將有所減緩,預計將下降為14.9%,與2006年相比下滑約12個百分點。另外,2007年中國對外貿易出口增長速度也將有所放緩,從而進口增長速度將超越出口增長速度,差距達7個百分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