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為1000戶農村特困戶翻建維修住房;為300戶農村優撫對象翻建危舊住房;資助500個山區集體經濟薄弱村興建老年福利服務設施。
主要責任單位:市民政局
項目負責人:市民政局趙義
32.為1000名貧困白內障患者實施減免費復明手術;為300名殘疾兒童提供減免費康復服務;為800名貧困精神殘疾人、智力殘疾人提供減免費康復;為5000名貧困殘疾人免費提供小型輔助器具;為1萬名貧困聾人家庭配發閃光門鈴;培訓殘疾人1萬人;新安排殘疾人就業3000人;扶持10個扶貧助殘基地(項目),扶持1000名農村殘疾人從事種植業、養殖業和多種經營。
主要責任單位:市殘聯
項目負責人:市殘聯趙春鸞
33.以10個遠郊區縣為重點,利用財政貼息貸款資助8000戶困難獨生子女家庭發展生產;資助當年考上高等院校的低保家庭子女入學。
主要責任單位:市人口計生委、市民政局
項目負責人:市人口計生委鄧行舟、市民政局趙義
權威解讀
20萬“老小”年內可享受醫保
一老(無生活保障的老年人)一小(大中小學生和學齡前嬰幼兒)今年將開始逐步納入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體系,涉及人群分別為20萬和200萬左右。“目前這項工作已經啟動,我們正在制定具體的實施意見,預計在一季度出臺相應的政策,保證在年底前啟動,爭取在‘十一五’規劃期間完成。”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醫保處副處長王培亮解釋說,由于涉及人數較多,將采用分步實施的原則,今年的首批受惠者大約有20萬左右。晨報記者 姜葳
便民工程
34.建設、改造50家社區菜市場;新發展50家便民配送菜店。
主要責任單位:市商務局
項目負責人:市商務局盧彥
35.在1500個村和社區建立法律服務室。
主要責任單位:市司法局
項目負責人:市司法局吳玉華
36.重點改造105座居民小區老舊配電室,解決10萬戶居民用電困難;建成垡頭、八里莊、北寺、草廠4座220千伏變電站,青龍橋、周莊2座110千伏變電站,緩解地區負荷緊張局面,進一步提高供電可靠性和安全性,滿足地區日益增長的居民電力負荷的需求。
主要責任單位:北京電力公司
項目負責人:北京電力公司時家林
37.加強700個社區工商工作站建設,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為城區200個社區開通工商進社區服務網絡,建立網上工商工作站,為社區居民提供查詢、消費申訴、法律法規咨詢服務。
主要責任單位:市工商局
項目負責人:市工商局張志寬
38.建立面向公眾的市非緊急救助服務中心,受理市民非緊急求助及對城市管理、公共服務等方面的批評建議;建立健全信訪信息系統,方便群眾查詢與個人信訪訴求相關問題的辦理情況。
主要責任單位:市信訪辦
項目負責人:市信訪辦吳世民
39.構建首都城市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推出社會保障、教育培訓、勞動就業、公共安全、交通出行、旅游住宿、醫療健康、消費餐飲、文體娛樂、社區家庭等10類與群眾密切相關的信息化服務事項在“首都之窗”網站實現統一查詢和在線辦理。
主要責任單位:市信息辦
項目責任人:市信息辦朱炎
40.規范重點公共場所英語標識,按照《北京市地方標準公共場所〈雙語標識英文譯法〉》更換道路交通、商業服務業、體育場館、醫療衛生等重點公共場所英語標識;完成60個主要景區的多語說明牌、標識牌和無障礙設施建設與改造,對重點景區的多語種自動導游機、道路指示牌、停車場進行更新改造和建設。
主要責任單位:市外辦、市旅游局
項目負責人:市外辦楊柳蔭、市旅游局杜江 本新聞共 6頁,當前在第 4頁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