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晚報:石獅模式:免費公交的幻滅 記者 戴凌云 謝飛君 實習生 宋茹嬌 新聞晚報 “免費公交?早就沒了。什么時候?記不清了,大概半年前吧。為什么停?因為環境因素。算了,你還是去問上一級政府吧。”昨天,面對記者有關當地免費公交的提問,石獅市交通局綜合科的一位負責人說。這也意味著,曾經轟動全國的公交免費“石獅模式”,在推行一年多后,悄悄地壽終正寢了。
石獅模式:廣告支撐免費公交
2005年8月1日,福建省石獅市籌劃已久的免費公交政策正式實施。
石獅政府宣布:在全市主要城區投入5輛免費線路。而這5條公交路線的運營資金,除了部分來自車身廣告收益和企業冠名贊助外,其余都來自于政府補貼,而為了這一政策,當地政府每年投入的資金約為460萬元。
石獅政府表示,免費班車的出臺有利于形成以服裝城客運站為中心的商業圈,帶動服裝城的發展,免費公交在改變市民出行方式的同時,也帶動了石獅服裝城的人氣。
這條政策一經推出,馬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因為其開辟了一種新的路徑,而“免費乘坐”又具有驚人的眼球效應,一時之間,小小的石獅市成為全國公交改革的明星。雖然反對的聲音也有,但石獅政府的決定基本上還是受到了各方的交口稱贊,這種免費公交的操作方式也被各方譽為“石獅模式”。
問題重重:擁擠、不準時、小偷多
但在叫好的同時,問題馬上就接踵而至了。
第一個問題就是人多擁擠。沒有開通免費公交車前,一個來回要花4元錢車費,而對于每天乘坐的人們來說,一個月就是100多元,人們自然不會“隨便坐著玩”。可隨著免費政策的實施,坐的人數量卻突然猛增,再加上免費車沒有空調,人滿為患的公交車一時之間成了“沙丁魚罐頭”。一位乘客抱怨說:“車子剛開出三站,車內就有了站客,又過了三站,四周已經貼著三四個熱乎乎的身體。”
隨著人多帶來的問題是不準時。由于嚴重超載,司機在有些站點不再停靠,當初規定的“各路線每8分鐘一班車”成了一紙廢文。據當地媒體的一次調查顯示,曾經有顧客在車站等了30多分鐘才等到一趟免費公車。而由于部分線路只有免費線路,乘客想換乘其他公交車也沒有可能。
此外,人多擁擠帶來另一個問題就是小偷的增多,曾有一名顧客在被偷后無奈地說:“免費公交政策實施后,最大的受益者是小偷,因為他們現在上車偷錢,連2元錢的成本都不必花了,而且人多還方便下手。”
除擁堵、不準時和小偷多外,更加嚴重的問題出在成本上。為了維持這項政策,市政府每年將為這5條免費線路營運者撥款大約460萬元。而據有關人士核算,包括人員工資、油費、車輛維修費等,每輛公交的營運單車成本每天約580元,22輛免費運行的公交車一年的運行成本剛好是460萬元。公交總公司一位內部人士為這幾輛的生存很是發愁,“賺不了錢,免費公交可能就持續不久。”
相應對策:政協委員提議叫停
2006年1月,石獅當地召開兩會,政協委員施鴻濱關于免費公交的一分提案成為了最受關注的焦點。在這份提案中,施鴻濱指出,政府每年投入資金400多萬。即使在發達國家,也很少有這樣的做法。同時,不少人一旦有空就乘坐免費公交到處游逛,以致從起點站開始,免費公交就出現嚴重超載,中間站根本無法上車,造成市民乘坐公交車更加困難,同時給小偷作案提供了方便。這樣,既嚴重違反了交通法規,又擾亂了正常的生活秩序,并帶來系列社會治安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施鴻濱委員提出三條建議。首先,保留石獅服裝城1路免費公交專線,費用由受益的服裝城業主來承擔,其他公交線路取消免費乘坐;其次,公交車票價實行適度降價,并實行市區一元、農村一元的統一票價制;對困難群眾實行減免優惠政策。政府可以在這方面,給予公交運營企業適當補貼。
如果按照他的這份提案,那么“石獅模式”就基本被否定了。
最后自救:增加班次,限制乘客
為了讓免費公交政策存活下去,石獅公交公司采取了很多措施。
早在免費政策推行后的第四個月,當地就出臺了限載的規定,規定“每車核載34人”。
而到了2006年的國慶日,免費公交又開始執行新的運行時刻表,高峰期為5分鐘一趟,上午和下午為10分鐘一趟。車次雖然增加了,但公交車的數量卻沒有任何改變,這就意味著原來每車每天只跑30來趟,調整后每車每天卻要要跑上75趟。在增加了車次后,公交公司還供了舉報電話,并稱“如果群眾和商家發現司機誤點,即可舉報”。在這一舉措出臺后,當地的石獅日報刊文稱“群眾和商家來回服裝城不再受等車之苦”。
可惜這也無力挽回免費公交的命運,幾個月后,石獅免費公交正式叫停。而直到接受記者采訪時,他們對于這一決定的解釋仍是“因環境因素”,至于“環境因素”是什么,誰也說不清楚。
雖然在經歷了一個輪回之后,免費公交的“石獅模式”還是宣告失敗,但它帶來的一些新理念卻仍然值得借鑒:車身廣告收益和企業冠名贊助,以及某些商業中心的支撐,雖然未能支撐起完全的“免費”,但畢竟讓人們看到了“減費”的希望。
【相關新聞】
紹興:政府貼3000萬降票價
元旦起,北京市的公交車票起步價由原來2元降為1元,使用IC卡刷卡的還可以享受4折優惠,也就是說,北京的公交車上車才0.40元。此舉受到全社會的關注,也對其他城市公交票價改革起了推動。
截至昨天,浙江紹興市實施低價公交票政策已有10天。記者從紹興市交通局了解到,從上個月20日起,紹興市區的公交車票價大幅下調,取消空調車與普通車的票價差別,無人售票車票價起步價由原來1元—2元統一調整為1元,有人售票中高檔車起步價在原基礎上每人次下調0.5元。對于市民關心的IC卡打折問題,紹興市公交總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在起步價調整的基礎上,公交卡打折的幅度還是跟以前一樣,即A卡、B卡錢包區均打8折;B卡月票區有人售票車打7折,無人售票車打6折;學生卡每月40元,可用90次。
據介紹,為了實行能被群眾接受的低票價,政府將在財政上撥3000多萬元巨款補貼和扶持公交事業。
廣州:欲推公交月票周票
近日,廣州政府表示,將推出月票和周票制度,給予市民和前往廣州的游客優惠。
據了解,考慮到廣州有眾多游客和出差者,除了推出針對廣州市民的月票,還將推周票。廣州市副市長甘新此前曾公開對媒體解釋,月票措施是為了降低市民出行成本,引導市民出行多乘坐公交,推出周票也是想引導外地人少打車,多坐公交。
按照目前的規劃,廣州月票和周票的原理是一樣的,只要按照標準繳納一定費用,在規定的期限內可以不限次數地乘坐廣州的公共交通。如果外地人在離開廣州時,認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費用低于繳納的費用,是否可以退回余額?據透露,這一問題的解決將主要是借鑒香港的做法,在香港此類情況是不退款的,廣州也可能不退。
對于車票降價造成公交公司的損失,廣州市政府表示,將采取財政補貼運作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