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興市助推“創業在杭州” 創造品質之城 中新浙江網3月2日電 (記者柴燕菲陳瑜)在不少人的印象里,杭州是知名的旅游城市,事實上,2006年該市財政總收入的近一半來自于工業,“創業在杭州”有望成為“生活品質之城”杭州的另一塊招牌。
在傳統觀念中,旅游、餐飲等第三產業是杭州GDP的主要貢獻者,相關數據卻顯示,目前杭州工業增加值對全市GDP的貢獻達45.67%;該市工業企業入庫稅收307.99億元,占財政總收入的49.3%。全市工業企業提供各類就業崗位超過120萬個,占杭州從業人員總數的37%左右。
據杭州市經濟委員會趙紀來主任介紹,2006年杭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7245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839.91億元,同比增長25.7%,比2000年翻了兩番以上;規模企業平均銷售產值達9288萬元,比2002年提高60%左右;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利潤308.13億元,同比增加28.4%。快報產值超過100億元的有摩托羅拉、杭鋼、東芝等8家企業。
2006年,杭州市全部工業增加值1571.48億元,同比增長14.6%,工業產值超過東北三省三個省會城市產量總值。
趙紀來主任同時表示,在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技術產業實現銷售產值1164.19億元,增長44.8%,高出平均18.9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銷售產值的比重提高到17.3%,比上年提高2.3個百分點。
2006年,杭州9個省級開發區和56個重點培育功能區累計開發面積達到19.77萬畝,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入139.56億元,實現工業總產值1948億元,衙前等3個功能區(省級開發區)總產值超過100億元。
在2006年浙江省新增的9家國際級企業技術中心里,杭州就占到了4家。另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2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63家,均創歷年之最。截至2006年,杭州已擁有中國名牌32個,中國馳名商標20個。
2006年杭州市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持續高位增長,出口額達67.9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84.6%。
分管工業的杭州市副市長沈堅表示,預計2007年杭州全部工業銷售總值增長14%,規模以上工業達到八千億元,為此將采取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高新技術產業和傳統優勢產業“兩手抓”,建設國內一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強化自主創新和增加工業投入“兩手抓”,發展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創新性工業;開展長效服務與強化產業導向“兩手抓”,提供高效親商的投資環境;培育大企業和發展中小企業“兩手抓”,打響“創業在杭州”的城市品牌;優化空間布局和發展循環經濟“兩手抓”,走具有杭州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他同時坦言,2006年杭州工業4.5%的投資微幅增長對工業后勁影響非常大,此外高新技術產業和新型重化工業發展的問題也是值得關注的問題。(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