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中部崛起 “萬商西進”涌商機
4月26日,第二屆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在河南鄭州開幕,在“萬商云集”之時,我省展出的景德鎮瓷器受到各地客商的青睞。本報記者 宗 歡攝
“萬商西進”有何機遇?我省如何抓住機遇,成為“萬商西進”的橋頭堡?這是值得我們深入思考并積極實踐的重大課題 。
用3年時間推動1萬家左右的境外和東部地區企業到中部地區開展投資貿易,這是商務部2006年啟動的“萬商西進”工程提出的宏偉目標,期望以此助推中部的更快崛起。
擴大開放是實現中部崛起的根本途徑,而商務部實施的“萬商西進”工程猶如在我國東部和中部之間架起了一條“高速路”,不僅可以提升中部六省的市場開放程度,同時也可滿足東部沿海省份產業轉移的迫切愿望,使雙方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4月26日,被輿論譽為“智慧盛宴”的“萬商西進”高峰論壇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軒轅堂舉行。省長吳新雄用熱情洋溢的演講推介江西,博得滿堂喝彩。
如果說執政者具有戰略的眼光,那么商者更具有敏銳的投資嗅覺。統計資料顯示,2006年前三季度,中部地區的合同利用外資近100億美元,同比增長26.45%。
事實上,記者從第二屆中博會的火爆場面和一組組統計數字中已經清晰地感受到,“萬商西進”的熱潮已經向我們涌來。
歷史往往如此巧合。中部崛起不僅是六省加快自身發展的渴望,同時也成為世界經濟一體化背景下沿海產業向內地轉移的必然趨勢。豐富的自然資源、便利的交通條件、高素質的人力資源、相對低廉的制造成本……中部地區得天獨厚的諸多優勢,迎合了戰略投資者“淘金”的最重要條件!
在世界的“追逐”,國家的“啟動”,東部的“拉動”,西部的“推動”和自身的“主動”努力下,中部地區業已成為世界戰略投資者爭相搶灘的一塊沃土。正如商務部部長薄熙來所說,中部經濟正在興起,中國經濟幾何圖形的重心正在移向中部。
在高峰論壇現場,一些參會的企業代表認為,“萬商西進”工程是送給中部六省的一份大禮,中部地區應該特別珍惜和重視。但是,“萬商西進”也要防止魚龍混雜,饑不擇食,防止環境污染企業轉移“西進”和低水平加工企業的簡單復制,更不能變成地方政府的“形象工程”、“指標工程”。
“萬商西進”的浪潮洶涌澎湃,此時此刻,我們應該靜下心來,重新梳理自己的競爭優勢,進一步優化我們的投資創業環境,打造迎接產業轉移的商務成本“洼地”,全面促進江西崛起的新跨越。(夏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