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立棟見習記者朱振7日天津報道】 亞行經濟學家湯敏稱農村金融或成"香餑餑"
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首席經濟學家湯敏在此間舉辦的金融創新與民企發展論壇上表示,目前民營企業有著大量機會可以進入金融領域。“從這個利潤豐厚的領域里分到一大杯羹是沒有問題的。”他說。
湯敏表示,民企融資難已經談了10多年,目前還沒有一個根本性的突破。這是為什么?從一個新的角度來看,那就是因為金融機構等主要被國有企業所占,而現在,民營企業的機會來了。
他解釋說,民營企業沒有注意到金融這個行業本身也是值得投資的一個非常好的戰場,也有很多的機會,而近年來機會越來越多,與其眼巴巴的等著這些國有企業給融資、給貸款、給投資,更應該考慮是不是進入這個領域,投資這個領域,而這個領域正在逐漸開放。
湯敏表示,在過去的幾年里面,如果說中國的改革有什么重大進展,那就是在金融領域。跟3年前、跟5年前相比,銀行業已經把基礎打得更牢了,銀行業在逐漸的向民間資本開放,這里頭存在大量的機會。他特別指出,農村金融很可能下一步成為一個香餑餑,成為投資的一個非常好領域。
他說,農村的商業銀行是原來的農信社改造過來的,民營企業可以參股,甚至可以占大股,目前農村有50%多的股權是民營企業投資。在今年年初剛剛允許開辦的鄉鎮銀行又是一個全新的領域,還有資金互助社、貸款公司等,都給民營企業帶來非常好的機會。
至于其他投資渠道和進入方式,湯敏表示,包括私募股權投資、債券以及擔保、租賃、典當等。他說,這些原來不起眼的領域,都有一些民營企業家們做出了非常令人吃驚的成績,賺到了他們的第一桶金、第二桶金、第三桶金。
他提醒在座的民營企業家代表說,大家還在抱怨說國家在壟斷銀行企業的情況下,實際上已經有很多的民營企業家悄悄地把他們的錢放到了能夠參與的一個行業里面,相信在未來幾年隨著國家銀行業更加開放,那些有準備的人必然會得到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湯敏表示,中國的金融正在攻堅,未來幾年金融領域變化會更快,那么這種改革將給民營資本帶來極大地機遇,但是這些機會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抓得住的,應該盡早進入這個領域,學習這個領域,做好準備,當機會來的時候,甚至現在看起來很小的機會有要把它抓準了,變成一個金融投資者,在中國未來的發展中分到一杯大一點的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