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粗放型增長到可持續發展
國家發改委中小企業司副司長王黎明今天在介紹“全國中小企業創新與發展成果展覽會”有關情況時說,“中小企業和全國的經濟形勢一樣,進入了一個20年的發展機遇期。”
截止到2006年年底,我國中小企業已達4200多萬戶,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8%以上,中小企業所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價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0%左右,生產的商品占社會銷售總額的60%,上繳稅收所占比例已經超過一半,并且提供了全國80%左右的城鎮就業崗位。
王黎明表示,當前大量的中小企業站在了新的發展起點上,已經從單純的數量擴張的粗放型增長進入到一個技術進步和管理創新的科學可持續發展的階段,已經成為技術與體制創新的主體,成為緩解就業壓力、保持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推動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王黎明指出,中小企業目前所處的發展機遇期有幾個明顯特點:第一,現在更加注重技術創新成果在中小企業的擴展。在建立創新型國家的指導下,更多的中小企業開發運用自主知識產權,能夠在新技術、新成果、新產品的運用中健康發展。
第二,中小企業在節約環保、節約能源方面能夠做出自己的貢獻。大量的中小企業經過二三十年的發展,已經由粗放型轉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更多的中小企業開始注重節約能源,注重環境建設,能夠在新的時期提升自己的經營管理素質,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
第三,中小企業要進一步回報社會,特別是一些新型的、有一定技術含量、具有優勢特色的中小企業,在提高自己實力的同時,也要注意在和諧社會建設中進一步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第四,大量的中小企業已經開始轉向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跳出自己的區域,走向全國市場,更注意走向國際市場,能夠與國際經濟發展的大背景結合起來,在經濟全球化中展示出自己的發展特色。
而為了展示我國中小企業的突出成就,由國家發改委、中央統戰部、科技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民建中央和全國工商聯共同舉辦的“全國中小企業創新與發展成果展覽會”將于7月19日至22日在北京展覽館如期舉行。這是我國建國以來第一次由政府及有關部門主辦的展示中小企業成果的展覽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