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世矚目的青藏鐵路通過國家驗收 舉世矚目的青藏鐵路通過國家驗收
曾培炎強調 總結經驗 鞏固成果
進一步管好用好青藏鐵路

7月1日,拉薩至北京的T28次列車駛過拉薩河特大橋。青藏鐵路2006年7月1日開通,標志著西藏沒有鐵路歷史的結束。從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6月底,青藏鐵路共發送旅客約202萬人次,發運貨物1100萬噸。(新華社記者覺果攝)

一列火車駛過藏北錯那湖邊(2006年7月20日攝)。
2006年7月1日,全程1142公里的青藏鐵路開通。青藏鐵路通車一周年來,實現了線路基礎穩定、設備質量可靠、列車運行平穩。青藏鐵路安然度過了全線開通運營以來的第一個夏、秋、冬、春,經受住了不同季節天氣的考驗。(新華社記者覺果攝)
新華網格爾木7月8日電 7月7日至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青藏鐵路建設領導小組組長曾培炎考察青藏鐵路建設和運營情況,并主持召開青藏鐵路建設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通過青藏鐵路格拉段工程國家驗收。他強調,要認真總結青藏鐵路建設取得的成就和經驗,發揚挑戰極限、勇創一流的青藏鐵路精神,努力使青藏鐵路運營管理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曾培炎指出,經過全體建設者連續五年的艱苦奮戰,在世界屋脊建成了一條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運輸大通道,突破了多年凍土施工、高原衛生保障、生態環境保護等技術難題,探索了復雜條件下重大項目建設的模式,譜寫了我國乃至世界鐵路建設史上新的篇章,青藏鐵路建設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一年來,青藏鐵路運營管理也達到了很高水平。累計運送旅客260多萬人、貨物1300多萬噸,線路、設備、人員和管理經受住了季節變化的考驗,運輸生產安全有序,沿線治安穩定,沒有發生嚴重的責任行車事故和責任傷亡事件,掃尾工程全部建成,實現了安全穩定的良好開局。在工程建設、環保生態、衛生安全、檔案資料等專項驗收的基礎上,通過了國家驗收。
曾培炎說,50多年來,黨的幾代領導人十分重視青藏鐵路建設。格拉段工程開工后,中央領導同志多次親臨建設工地考察。青藏鐵路建設的偉大實踐再次向世人證明,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中國人民有志氣、有信心、有能力,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不斷鑄就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新豐碑。青藏鐵路建設過程中積累的寶貴經驗值得認真總結和推廣。一是必須發揮社會主義優越性,各地各部門密切協作,集中力量建設事關全局的重大工程。二是必須發揚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的民族精神,為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精神力量。三是必須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科學規劃建設重大項目。四是必須依靠科技創新,破解工程建設中的突出難題。五是必須堅持安全發展、清潔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促進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統一。
曾培炎強調,青藏鐵路通過國家驗收,標志著青藏鐵路進入了運營管理的新階段。與建好青藏鐵路相比,管好用好青藏鐵路的難度更大,任務更艱巨。他要求,在青藏鐵路運營管理中,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推進科技創新、體制創新,科學調度客貨運輸,完善管理措施,改善服務,不斷提高運營效率。強化沿線治安防范工作,健全運營衛生保障體系,確保鐵路設施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加強工程技術監測,進一步研究解決高原重大環境問題,為鐵路安全運行提供保障。抓住青藏鐵路開通帶來的難得機遇,開發利用好沿線的優勢資源,最大限度地挖掘青藏鐵路的巨大發展潛力,最大限度地發揮青藏鐵路的強大輻射作用,使青藏鐵路更好地為西藏和青海的經濟社會發展服務,造福各族人民群眾。
會上,曾培炎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青藏鐵路通過國家驗收表示祝賀,向青藏鐵路全體建設者表示敬意,向關心和支持青藏鐵路建設的各界人士表示感謝。
青藏鐵路建設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負責人搭乘列車從拉薩到格爾木考察了站線建設、運行管理、生態保護、治安管理等情況,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考察并出席會議。
青藏鐵路通車一周年回眸:造福西藏人民的世紀工程
跨越千山萬壑,穿越莽莽荒原,青藏鐵路迎來了它的周歲生日。
千里巨龍,萬世豐碑。初夏時節,記者翻五道梁,跨通天河,越唐古拉山,沿青藏鐵路一路前行,無論是在廣袤蒼涼的藏北高原,還是在桃紅柳綠的拉薩河谷地;無論是在偏僻的牧民帳篷,還是在喧鬧的繁華都市,處處都能感受到百萬農牧民對黨中央關懷和全國人民支持的無限感激,感受到青藏鐵路通車運營給西藏發展帶來的變化,給西藏各族人民送來的福音。
青藏鐵路通車一周年:挺起跨越式發展的鋼鐵脊梁
“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我們創造了西藏‘天塹變通途’的人間奇跡,架起了西藏各族群眾致富奔小康的‘金橋’,架起了‘世界屋脊’通向世界的‘金橋’。”談起青藏鐵路,西藏自治區第一個工程院院士多吉感慨萬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