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38億元建生態大走廊
作者: 趙信一/文 趙振超/圖
駕車從京承高速公路進入密云,平頭生態高效產業區、蘆古莊生態休閑體驗區、寧村旱作農業科技示范區、蔡家洼生態商務區和潮河生態公園依次闖入人們視野。計劃投資達38.78億元的京承都市型現代農業走廊密云段正在由圖紙變為現實。

生態統領規劃和建設
在京承都市農業走廊的規劃和建設中,密云縣圍繞“生態涵養發展區”的區域定位和創建國家級生態縣的總體要求,以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拓展農業新功能、打造生態、人文、宜居環境為主線,本著生態立縣、農業發展的原則,統籌安排、科學規劃和合理布局,分層次分步驟實施。
密云縣農委聘請市農科院信息中心和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專家對京承高速路兩側土地利用的現狀進行全面的調查和分析后,對總長18公里的京承都市型現代農業走廊的建設內容、重點工程進行了詳盡規劃。
根據規劃,京承都市型現代農業走廊以生態綠化帶、潮河生態改良、潮河生態公園及平頭生態高效產業區、蘆古莊生態休閑體驗區、寧村旱作農業科技示范區、蔡家洼生態商務區為核心,實施土地治理與生態修復,景觀、濕地建設,產業功能調整,農業功能開發,科技示范,新農村建設及配套工程等重點工程建設。項目總投資高達38.78億元,其中2007年投入6.49億元。密云縣力爭在2-3年內,建成京承高速路密云段都市型現代農業走廊。
潮河畔建大濕地公園
密云結合縣域改造,對京承高速路左側的潮河濕地進行治理和生態改良。
潮河生態改良工程將生態內涵和文化內涵相結合,打造人與自然協調的宜居環境,完善密云縣“自然-空間-人類系統生態體系”。
潮河生態改良工程東起潮河東白巖公路橋,西至潮白河匯合口處8.3公里,建設規模55.3萬平方米,其中濕地面積48.3萬平方米,邊坡綠化7萬平方米。建成后將形成“一帶二區八景”,即沿河生態走廊帶;荷花觀賞區和睡蓮觀賞區及東壩洲頭、青石揚漪、五彩睡蓮、映日荷花、南塘泉聲、秋水飛蘆、千姿水草、孤山觀魚等8個景觀。
潮河生態公園是京承都市農業走廊密云段的另一個重點項目。潮河生態公園總規劃面積2874畝,計劃投資5億元,以生態改良、生態修復、環境美化、景觀建設、生態經濟為重點,建成后將成為集生態、文化、休閑、健身、娛樂、集會等為一體的生態休閑公園。
目前,總投資1.9億元的潮河生態改良工程已近完成,已投資1.6億元,橡膠壩防滲蓄水工程已順利完工,建成了5座順堤橋,架設路燈321盞、修建欄桿8公里,已建成濕地6.6萬平方米,栽種各種植物20.6萬平方米,鋪設步道3833平方米。潮河生態公園已完成地上物拆遷1萬平方米、動土石方11.9萬立方米、治理沙坑1000畝。
產業區引來社會投資
密云京承都市農業走廊的建設引起了許多企業的關注。
平頭生態高效產業區是密云規劃建設的突出生態、高效和產業化生產特點,圍繞生態示范、設施產業和蘆筍產業化,集中展示密云縣生態高效農業的農業產業園區。項目涉及河南寨鎮平頭、金溝村、新興、連花瓣、團結、趕河廠等6個村,總投資6250萬元,建設總規模9200畝,其中生態農業景觀建設工程5000畝。
一家地產公司投資5000萬元,在平頭生態高效產業區里建設700畝平頭設施花卉園區,生產高檔花卉。一家公司投資建設占地500畝的新興葡萄觀光采摘園。目前,300畝露地葡萄已種植完畢,200畝日光溫室已開工建設。面積達3000畝的蘆筍生產基地則引來了大大小小的股東20多個,以土地入股的農民多達209戶。
蘆古莊生態休閑體驗區將建設占地3000畝的森林公園,使之成為一個集休閑、娛樂、觀光、采摘、體驗等的場所,并通過發展林地經濟、林下經濟和生態林開發,拓展林地功能,提高林地附加值。同時,通過調整種植品種,統一種植1000畝小麥和玉米,實現無裸露、無撂荒、無閑置,周年常綠。
寧村旱作農業科技示范區占地6700畝,是京承都市農業走廊面積最大的旱作農業新品種試驗區和旱作農業綜合生產技術展示區。該項目涉及密云縣河南寨鎮河南寨、北單莊、寧村、陳各莊、提轄莊等村。
旱作農業新品種試驗區引進抗旱型小麥/玉米新品種,進行觀察比較試驗,選擇出適宜本區域種植的新品種,試驗研究總結旱作農業綜合生產技術。旱作農業綜合生產技術展示區主要示范推廣適宜密云特點旱作農業綜合生產技術,實現節本增效、提高土地綜合生產能力、改善生態環境、實現“三無”目標。
蔡家洼生態商務區建設進展順利。目前,農業設施大棚園區已建成大棚12棟,完成建筑面積3.23萬平方米。采摘園已栽植精品櫻桃1500畝,李子、金絲小棗等2萬株,已完成20公里的路基平整及市政管涵建設工程,打機井2眼、建蓄水池2個、鋪節灌管網2萬米。綠色旅游商務區已完成建筑面積13.69萬平方米,其中,綜合服務樓4000平方米,正在進行裝修。北京張裕愛斐堡國際酒莊已栽植葡萄400畝、9萬株;完成3000平方米接待中心地基工程,建成葡萄酒生產車間7000平方米、酒窖2500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