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部委會戰中國水戰略
cye.com.cn
時間:2007-7-23 22:23:25 來源:中國經營報
作者:李國華 我來說兩句 |
|
 |
|
治污欠賬何處籌集
“我無法告訴你目前中國根治水污染需要多少資金,幾千億還是幾萬億?都有可能,總之是個天文數字。”
水務專家徐朝陽對記者說,中國每年都會投入巨資治理誰污染,但是收效并不大。“這說明我們的治水資金籌集、管理上有很大問題。”
他透露,中國的水污染治理欠賬很多。“十五規劃要求中國中心城市的污水處理能力要到60%以上,但實際上遠未達標。到了縣一級,污水處理設施或者形同虛設,或者根本就沒有。”徐進一步解釋說,“這些地區連自來水的普及都是個問題,而是直采地下水。沒有人使用自來水,就沒人交污染處理費,污水處理設施就無法正常運行。這對環境的破壞可想而知。”
高中認為,水戰略具體投資額會按照GDP的一定比例進行投入,包括城市供水、環保治理、洪旱災害準備金、水處理機械工業投入、科研經費等都應列項。記者掌握的數據顯示,僅今年水域治污機械設備一項,國家就撥款了20億元人民幣。但顯然,這些投資全部來源于政府很不現實。
清華大學環境系水業政策研究中心傅濤曾對水污染處理資金的社會資金引入有比較充分的表述。他建議:“市場機制下政府依然承擔一部分的投資,尤其是沉淀性投資,像管網投資、污泥處理等一些市場資金所不能支付或者我們老百姓所支付的價格不能涵蓋的這部分成本,還需要政府以財政的形式或者國債的形式進行投資。”更重要的是,要對水務的投資體制進行同步改革。
他提出,政府要承擔一些投資責任,而整個系統的經營又應該引入市場機制,要讓社會企業來進行經營,改變原來那種政府投資、政府經營的局面。所以,他開出的藥方是產權主體和經營主體進行分離。
可以預見,水戰略的制定與實施,由于涉及到中央與地方、公眾與企業、地方之間的各種負責利益協調,既值得期待又不容樂觀。
中國的未來水戰略制定,正在和中國水環境的惡化速度賽跑。而這,顯然是一場漫長的比賽。 三大治水工程投入
治滇:十多年來各級部門共投入47.62億元治理滇池,但水質未獲根本好轉。 專家認為,滇池水質仍未根本好轉的主要原因是,流域環境保護與開發矛盾突出;滇池生態系統退化嚴重,修復和重建難度大;缺乏穩定的治理資金來源渠道及有效的融資機制等。
治太:歷時15年,投入近百億元,但一期治太工程成果寥寥,并在今年爆發大面積藍藻。接下來的二期治太工程將投入1000億元。
治淮:淮河治理歷時12年,各方投入600億元,但淮河污染仍有加重趨勢。
|
免責聲明:
凡本網具體標明“來源”的所有文字、圖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您對本站文章版權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致電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