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像一部不愿剎車的高速跑車,不斷攀上制高點。在中國GDP持續增長的激勵下,摩根大通的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由此將2007年中國GDP增長的預期比率從9.5%調高至10.0%;瑞士信貸亞洲首席經濟學家則表示,2007年中國經濟總量超過德國,躍居全球第三位幾成定局。
中國容易被美國“傳染”
不過,關注中國經濟的美國學者們擔憂“高速經濟快車”如何才能長久地急馳下去。正如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高[創業網www.fswenwen.com]級研究員邁克爾·斯賓塞所言:“出口仍然是中國經濟增長最重要的發動機。當中國經濟規模日益龐大時,國內消費對維持其發展更加重要。這個態勢的持續將迫使人民幣的匯率進一步升值,外匯儲備增長放緩,最終要求經濟發生結構性變化。”
與中國經濟相比,美國經濟2006年GDP增長僅為3.4%,但在發達國家中卻已是翹楚,盡管它無法徹底擺脫經濟硬著陸的危險。美聯儲至今仍在為通貨膨脹壓力過大而傷神。受訪的經濟學家們一[創業網www.fswenwen.com]致認為:中美密切的經濟依存度會讓中國很容易感染上美國可能遭遇的經濟寒流。
“中美經濟依存正日益緊密。中國對美元債務的購買有助于美國維持匯率和價格穩定,同時中國則依賴對美國的大量出口發展經濟。如果美國經濟硬著[創業網www.fswenwen.com]陸,勢必會傷害到中國的出口和經濟增長,而其嚴重程度還需仔細分析。”喬治·華盛頓大學國際商業教授楊家文博士說,“美中經濟關系是美中政治關系[創業網www.fswenwen.com]發展的感應器。民主黨在美國國會的多數地位會讓他們實行更強硬的對華經濟政策,增大發生小摩擦的幾率。但美中緊密的經濟依賴性不會改變。”
出口盈余撐起高速GDP
以GDP為參數,斯賓塞將經濟高速增長的國家定位在GDP年增長率超過7%,而其持久性意味著25年以上。按這個標準世界上已有11個經濟體實現了所謂持續高速增長,其中8個在亞洲。“中國[創業網www.fswenwen.com]是最新進入這個名單的國家,這個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GDP增長最快的國家。”
曾任世界銀行駐中國首席代表的經濟學家鮑泰利對2006年中國GDP10.7%的增長率顯得泰然處之。他將這歸功于中國出口盈余的強勁走勢:“這一部分在中國GD[創業網www.fswenwen.com]P中所占比例甚至高出了美國貿易赤字在其GDP所占的分量。”同時,中國國內消費占GDP的比重呈現出走軟的趨勢。
除了外貿盈余,美國匹茲堡大學經濟系教授托馬斯·羅斯基在分析中國GDP的內部組成時認為:推動中國經濟如此快速發展的主動力很明顯是在中國投資的巨大增長,它占到中國GDP總量的24%。這一強大動力主要來源于[創業網www.fswenwen.com]中國的國內投資,包括住房、零售業消費和基礎建設發展。
“到目前為止,我[創業網www.fswenwen.com]還沒有看到中國經濟有什么泡沫能在今后幾年羈絆經濟發展的腳步。”曾著有《中國的崛起》一書的威廉·歐爾霍特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