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中,國內創業投資行業一直是以美元為主導,創投退出也以企業的境外上市為主要通道。而風向似乎正在悄悄地改變。
人民幣創投基金現在不僅僅是一種呼聲,已經有人開始嘗試了。智基創投正在籌備募集人民幣基金,若一切順利,將在10月份問世。
近年來,《外商投資創業投資企業管理規定》、《創業投資企業管理暫行辦法》、新版《公司法》、《證券法》、《合伙企業法》陸續出臺生效。智基創投合伙人陳友忠認為,私募股權投資在國內已經基本沒有法律障礙。
在退出方面,股改基本完成,A股基本上實現了全流通,為創投退出打開了新的通道。在這條新通道上,深圳達晨創投、深圳創新投、深圳高新投及深港產學研創投四家創投機構通過投資同洲電子獲得了5年30倍的回報。而IDGVC投資的遠光軟件,如今已走過了1年的禁售期。
陳友忠認為,目前并無太“為難”的法律、行政或外匯規定,限制境外創投基金成立人民幣基金、投資于境內項目以及所投項目在內地上市。而內地資本市場無論從利益還是從政策來看,都成為可以選擇的退出途徑。在境內募集人民幣基金雖然還不能說是水到渠成,但已經成為諸多基金自然的選擇。
陳友忠表示,目前在中國活躍的外資創投公司及外資LP(有限合伙人),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參與人民幣投資機會:方案一,以現有的境外基金,直接投資于境內項目,該項目將以中外合資企業,尋求在內地上市,然后在綁定期后賣出股票,匯出收益;方案二: 以LP身份發起成立一個人民幣基金,以該基金投資境內項目。
發起成立人民幣基金,更受到外資基金的青睞。在不久前本報主辦的“2007年創投融資高級論壇”上,多位風險投資(VC)和私募股權投資(PE)基金負責人表示,對于設立人民幣基金“非常有興趣”,不少基金都已經開始進行相關的籌備工作。
陳友忠透露,智基創投已經開始籌備發起成立人民幣創投基金,其有限合伙人將來自政府基金,最快有可能10月募集完畢。
業界普遍認為,設立人民幣基金,一個重要的難題在于,國內沒有足夠的合適的LP。在成熟市場,大學基金、養老基金等都是PE/VC的主要LP。而國內的多數民營企業家更習慣于自己管理資產,而不太愿意交給PE/VC等管理。故中國的創投基金,在短期內仍有賴海外LP的投資,形成“一頭在外”。
讓陳友忠感到幸運的是,在短期內,政府基金將能擔任LP出資者的角色。在2006年3月《創業投資企業管理暫行辦法》的敦促下,許多政府部門(包括省級、市級,高科技園區等)著手設立引導資金,以引導和發展創投產業。
以北京中關村高科技園為例,園區管委會以“有限合伙人”身份投資于四家人民幣基金,投資額1.65億元。
陳友忠預計,短期而言,人民幣基金仍處在探索過程中,還很難判定究竟什么時候人民幣投資能超過美元投資;但從長遠來看,中國創投市場這種以境外投資、境外退出為主流的模式只是一個過渡期,終將被“本地募資——本地投資——本地管理——本地退出”的模式所取代。“2007年將成為這一巨大轉變的漫漫征程的起點。”
“對創業者,這也是值得深思的問題,遠征納斯達克并非唯一選擇,中國未來的財富新貴,終將從深圳、上海出發。”陳友忠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