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 海峽兩岸合作好戲連臺 作為海峽西岸經濟區重要城市、臺商投資密集區和臺胞主要祖籍地,漳州積極發揮優勢,吸引臺資項目,實現漳臺產業對接。
2007年9月,臺資福欣不銹鋼項目在龍池開發區正式動工,該項目投產后年產值近300億元。福欣不銹鋼項目落戶漳州,是我市實施項目帶動、抓臺資項目的一個縮影。
臺資項目紛至沓來
臺資項目,尤其是臺資重點項目歷來是漳州市委、市政府實施項目帶動的重要抓手。為了進一步優化我市臺商投資軟硬環境,增強對臺資項目特別是重點項目的吸引力,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鼓勵臺商投資與扶持臺資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扶持臺商的政策措施。
市主要領導、分管領導親自到國家、省里爭取項目,市發改委積極推進臺資項目的前期工作,在項目審批、項目確認和項目扶持等方面全力做好服務,市重點辦協調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各級各部門在項目生成、注冊、土地、融資、城建環保和品牌保護等方面,都大開“綠燈”,為臺資項目投資建設提供全方位服務。全市上下極力營造臺商投資的良好氛圍。據臺灣電子機電協會問卷調查評估,漳州投資軟環境在大陸50個城市中臺商滿意率排名第三位。
筑得金巢穴,引來鳳凰駐。截至2007年10月,我市已累計批準臺資企業2247家,實際利用臺資49.45億美元,位居全國地級市第三位,占全國十分之一強,臺資企業總產出占我市總產出的半壁江山。其中投資1000萬美元的企業達108家,投資上億美元的企業有3家。這些重點臺資項目猶如一顆顆耀眼的明珠鑲嵌在漳州建設工業強市的畫卷上。
項目帶動效應凸顯
如今,臺資企業已經成為拉動漳州經濟發展的主引擎之一,福欣不銹鋼、漳州后石電廠、漳州燦坤、天福集團和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為代表的臺資重點項目拉動力強、帶動面廣,堪稱項目帶動的典范。
正在建設中的福欣不銹鋼投產后年產值達300億元,產值接近我市今年規模工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一,是臺資項目中的“巨無霸”。漳州后石電廠年產值67億元,是亞洲最大的火電廠。漳州燦坤年產值50億元,煎烤器、熨斗、咖啡壺產量世界第一,是亞洲最大的小家電生產基地。這三個重點項目的總產值占我市2007年規模工業總產值的五分之二。在稅收貢獻上,臺資重點項目更是傲視群雄。2006年漳州后石電廠貢獻稅收7億多元,漳州燦坤貢獻稅收1.8億元,年納稅額200萬元的30個臺資企業貢獻稅收近23億元,占據我市稅入的三分之一強。
臺資重點項目有力地促進產業集聚、升級和經濟結構的調整。漳州燦坤帶動了一大批小家電的配套企業進駐龍池開發區,使電器產業鏈進一步延伸,角美形成了以燦坤為龍頭的家電產業集群。在燦坤的帶動下,2006年我市電子信息產業突破百億元大關,成為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基地之一。福欣不銹鋼填補了我國不能生產1.25mm不銹鋼薄板的空白,提高了我國不銹鋼的國際競爭力,提升了我市產業的發展層次,優化了我市經濟結構。漳州后石電廠的投產使我市的能源產業異軍突起,產值逼近百億元大關,成為我省新興的能源生產基地。
交流合作魅力四射
臺資重點項目在緩解我市就業壓力,增加城鎮居民收入上也是可圈可點。在漳州,遍地開花的臺資企業吸納了所在地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成為增加農民就業和增加收入的一大渠道。漳州燦坤創造了20000多個工作崗位,在其就業人口的帶動下,周邊的房地產迅速崛起,以燦坤為核心的新城已經蔚為大觀。
臺資重點項目在加強兩岸農業合作與交流、提升農業產業層次作用上越來越令人矚目。由農業部和國臺辦批準成立的臺灣農民創業園已有62家農業企業進駐,總投資9800萬美元。經過幾年的建設,如今,她逐漸成為臺灣農民創業、農業科技孵化、兩岸農民感情交流的平臺和吸收臺灣農業外移、兩岸農業合作政策試驗基地。
臺資重點項目企業在自身發展的同時,積極回報漳州的父老鄉親。如漳州后石電廠捐資5000萬元建造漳州華陽體育館,使廣大市民有了更大的休閑運動空間;在角美捐建斗美小學解決了校舍簡陋問題,同時決定從2004年開始在全國捐建10000所希望小學。又如天福集團投資2億元建設占地1100畝的全球第一家茶職業技術學院,在促進漳州高等教育發展的同時,擴寬了培養茶技術人才的道路。同時投資興建了全球最大的茶博物院,躋身國家4A級旅游區,農業部農業旅游示范點,為弘揚中華茶文化做出了貢獻。(孫福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