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等跨國公司并不擔憂成本上升的壓力,相反從中國轉型發展模式和升級產業結構的決心中“嗅”出了新的投資機會。
卡特彼勒(中國)董事長唐博濤(Tom Bluth)通過很多方式來看兩會,包括讀英文報紙、看CCTV-9,當然還有上網,這基本讓他對會議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了解。
“我們在中國已經30年了,差不多和中國改革開放同時進行,在中國的許多城市可以看到印有CAT的挖土機在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唐博濤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兩會給cye.com.cn我的感覺是樂觀而積極的,政府變得越來越有效率,許多話題可以直截了當地交流。特別是這次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政府關注民生問題,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此次兩會期間,中央電視臺等媒體通過各種平臺向海內外全程報道。當兩會成為中國經濟發展重要風向標的時候,世界很多地方,尤其是跟中國發展有關聯的企業和個人,也在密切注視著它的大小動靜。
首要關注點:可持續發展
記者采訪時發現,許多跨國公司和外國商會的負責人在期望下一屆政府的工作時,都不約而同地把“可持續發展”作為最重要的內容。
“我想中國政府已經清晰地認識到對環境問題必須給予很大的關注。中國的發展是驚人的,但是也會帶來成本,那么經濟發展、能源安全和氣候變化就應該綜合地進行考慮。”唐博濤說。
在他看來,可持續發展對于商業和環境來說都是有益的。
去年8月,美國總統的環境和自然資源高級顧問詹姆斯·康諾頓訪問了山西晉城市寺河煤礦。寺河煤礦是全球最大的甲烷氣發電站,它將采用60臺卡特彼勒甲烷氣發電機組,全部投產后可發電120兆瓦。緊隨此項目的巨大成功,卡特彼cye.com.cn勒又為山西省晉城市的成莊和煤矸石煤礦提供額外31臺甲烷氣發電機組,可以提供54兆瓦的電量。唐博濤認為,晉城的甲烷氣發電廠在以環保的方式進行能源開發利用方面,樹立了杰出的榜樣。
唐博濤注意到,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今年是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的關鍵一年,務必增強緊迫感,加大攻堅力度,力求取得更cye.com.cn大成效。他表示,要開發和推廣節約、替代、循環利用資源和治理污染的先進適用技術,實施節能減排重大技術和示范工程;大力發展節能服務產業和環保產業;開發風能、太陽能等清潔、可再生能源。
在中國歐盟商會秘書長沙利文(Michael O’Sullivan cye.com.cn)看來,歐盟企業應該從這一點中找到更多商機。他告訴記者,歐盟商會希望下一屆政府能夠更加重視環境保護,這對于可持續發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環境技術和管理是歐盟企業的優勢,去年11月的中歐工商峰會上,雙方領導人已經把此作為未來合作的一個重點,這會給雙方帶來雙贏的局面。
“歐盟企業來到中國是長期的,長期服務于本地市場,并非為了賺取短期利益,所以空氣質量、水污染情況、土壤情況等對它們來說相當重要。況且我們在這里和中國人呼吸一樣的空氣,吃一樣的食物,在主要的城市,環境可以影響優秀外國員工在此地工作的意愿,這都會影響今后的合作。”沙利文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