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升值 禍兮
如此之快的漲幅卻未見原本寄希望改變的中國難題迎刃而解,而負面影響卻逐一顯現。專家們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的采訪時,問人民幣加快升值福兮,禍兮?答:禍兮!企業倒閉、外儲縮水、通脹居高、經濟或將出現拐點,連往年一直被認為支撐A股瘋狂上漲的理由也黯然消失于視野,在一季度刷新升值記錄之時,A股也創出下跌幅度新記錄。多害相權取其輕,在這場匯率博弈中,人民幣的走向需再思量。
人民幣匯率升值幅度過大,給國內造成的負面影響比比皆是。出口企業瀕臨倒閉邊緣、外匯儲備縮水……通脹壓力卻有增無減。
美元的快速下跌,使得外儲嚴重縮水。而現在這不僅僅是數字的變化,中投公司的存在使得外儲成為了實實在在的向外投資的資本,總量的縮小意味著實力的減弱。
高額的外匯儲備曾為眾人所憂,譚雅玲卻認為,現在外匯儲備1.6萬億美元,而國際外匯市場一天的交易量為3.2萬億美元,主權財富基金達到3.5萬億美元,與此相比外儲并不多。加上目前對外投資多為虧損,負面影響不容小覷。
最重要的一點是,通脹壓力依舊居高不下。今年1月和2月, CPI的上漲幅度達到7%以上,升值對于緩解輸入型通脹作用偏弱。中國社科院世經所國際金融室副主任張斌通過模型計算發現,去年的M2竟然是下降的,且下降幅度約為10%。他認為,目前的貨幣政策偏緊。雖然他一直堅持人民幣需大幅升值的觀點,但他也指出,現在的經濟環境的確不適合過快升值。
同時,歐洲和日本已經不堪于承擔美國的麻煩,在4月將召開的G7會議上,人民幣匯率問題很有可能成為歐洲和日本官員討論的話題。在美元持續貶值的背景下,歐洲和日本方面希望人民幣能更大幅度地升值,以分擔歐元和日元承受的壓力。
專家呼吁打消升值預期
淡化人民幣的觀點此起彼伏。美國銀行大中華區經濟研究與策略主管汪濤認為,由于美元和美國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保爾森之行、G7會議上所討論的匯率問題應該主要側重于美元的走勢,而非人民幣的升值。
“美元貶值或升值每年并沒有指標數據預期,而我國人民幣為何集中突出未來升值預期,這樣對于貨幣政策調控有很大壓力甚至風險!弊T雅玲認為。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余永定建議要加快與美元脫鉤。他在近期的瑞士信貸亞洲投資峰會間隙指出,美國想解決債務問題,又不想經濟下滑,那就只能賴賬了。中國一方面需要想辦法穩住美元,同時也要加快與美元脫鉤。
譚雅玲分析說,尤其需要打消人民幣升值預期。從國際慣例看,主要貨幣貶值或升值是一種態勢預測,而沒有具體指標的預期。如美元一年總體趨勢是貶值,但其中美元價格有上有下,2007年美元對歐元匯率總體貶值10%,但年內價格在1.36-1.47美元之間,上半年以歐元貶值為主,下半年以美元貶值為主,并非美元全年一路走低。
“但我國人民幣卻是直線走高,脫離市場趨勢與市場規律!弊T雅玲指出,人民幣預期升值心理是導致升值難以抑制的原因之一,尤其在我國經濟金融層面制造了許多新的難點和難題,包括吸引更大規模的熱錢涌入中國套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