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對于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的汶川大地震災難對中國國民經濟產生的影響,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特大地震對災區經濟確實產生了嚴重的影響,而受地震影響較為嚴重的災區經濟不可避免地會波及到全國的整體經濟,但國民經濟仍將保持較快增長。
地震無礙國民經濟發展
據介紹,5月12日發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不僅給災區人民生命和財產造成了巨大損失,而且對災區經濟也產生了較為嚴重的影響。因工礦企業嚴重垮塌,喪失了生產能力;因交通、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嚴重損毀,破壞了正常的生產條件;因農田和農業設施被毀,部分農作物遭到較為嚴重的破壞;因供應暫時的不足,部分產品特別是豬肉、蔬菜價格一度出現明顯的上漲。
同時,與災區經濟往來密切的一些地區和企業經濟將會受到影響,災區的嚴重破壞將影響到旅游業的發展,災區農副產品供給的減少將會增強社會公眾對價格上漲的預期,災害的巨大損失也會影響人們從事生產的情緒,救災重建將會引起對一些產品的集中需求,這些都可能會對整體經濟產生一定的影響。
對此,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經濟分析師祁京梅表示,盡管地震災難對宏觀經濟發展造成了一定負面影響,但由于受災地區經濟總量如國內生產總值、投資和消費等占全國的比重都比較小,同時國內經濟結構和供給基本平衡,再加上災后重建會刺激一部分投資增長等因素,目前整個國民經濟總體上平穩較快發展的基本態勢不會改變。
此前也有消息稱,受災地區包括成都、綿陽、德陽、阿壩等占全國GDP比重為1.9%。
前4月經濟穩步增長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0.6%,夏糧生產有望實現連續五年的增產,單產將再創歷史新高。1至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長16.3%,投資、消費和進出口總體增長較快,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1.0%,進出口總額增長24.4%。
同時,部分主要食品價格近期呈現下降趨勢。從價格監測周報看,5月份以來多數食品包括豬肉、鮮菜價格環比都出現了穩中趨降。但祁京梅表示,災后由于物資短缺所引起的物價上漲仍需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