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或面臨25年不遇特大洪水
截至目前,黃河下游自1982年以來已連續25年沒有發生大洪水。根據中國氣象局預報,今年汛期我國主要多雨帶位于華南大部、華北中部至淮河流域一帶,黃河中下游發生洪澇的可能性較大。
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汛期黃河流域主要多雨區分布在三門峽以下區域,降雨量較常年偏多二至五成,這一地區恰好覆蓋黃河三門峽至花園口區間暴雨區,黃河中下游發生洪澇的可能性較大。加之“二級懸河”形勢加劇,病險水庫安全隱患突出,今年防汛形勢異常嚴峻。
為此,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要求,自黃河入汛之日起,全省各級防辦開始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密切關注氣象、雨情水情和汛情變化,及時做好汛情上傳下達。一旦發現脫崗現象,對當事人要嚴肅處理。
與此同時,黃河水利委員會水文局也已組織制定了《黃河水文防汛應急、超常規預案》。預案依據黃河水文工作在流域防汛抗旱搶險工作中的職責,對黃河干流及重要支流發生重大惡性事件和超標準洪水時,電力、交通、通信設施出現嚴重破壞情況下,如何保證洪水測驗、雨水情傳遞、后勤物資供應和調度指揮應采取的對策等做出明確規定。
主要雨帶19日將北抬
自5月26日以來,我國南方地區出現了三次大范圍的強降雨過程,三次過程強降雨覆蓋范圍廣,降雨強度大,持續時間長。南方有15個省(區、市)出現200毫米以上的降雨,覆蓋面積約101.4萬平方公里;400毫米以上雨量的覆蓋面積約22萬平方公里。5月26日至6月14日南方維持強降雨的時間已累計長達20天。6月15日至今,南方地區正在經歷第四次降雨過程。
據中央氣象臺最新發布的預報,從昨日起,我國的南方地區將自西向東遭受新一輪強降雨天氣的襲擊。19日以后,主要雨帶將有所北抬,四川盆地東部、長江中下游等地將出現強降雨,降雨量一般有40-70毫米,部分地區降雨量有80-130毫米、局部地區有180毫米以上,并伴有短時雷雨大風或冰雹等強對流天氣。另外,19-21日,西北、華北、東北南部等地自西向東將出現一次較大范圍的降雨過程,雨量分布不均。
氣象專家表示,目前南方大部分地區的土壤水分已飽和或接近飽和,江河庫湖水位迅速上漲,發生區域性流域洪澇災害的可能性增大。主要雨帶北抬后,須注意防范長江流域的強降水。
據中央氣象臺發布的消息稱,從6月15日起,南方地區將自西向東遭受新一輪強降雨天氣襲擊。此次強降雨和5月底、6月上旬的連續性強降雨過程疊加,將進一步增強洪澇災害的破壞性,使全國防汛抗洪形勢更加嚴峻。
影響
CPI漲幅控制在4%恐難實現
中國銀行全球金融市場部全球調研主管袁躍東表示,此次暴雨有如年初的雪災,但影響范圍可能沒有那么大,對宏觀經濟的影響,首先是直接的物質損失,譬如農作物的直接經濟損失,還有需要搶險救災,增加了對物質的需求,所以雨災對CPI上行來說肯定是有壓力的。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師祝寶良也認為災害對國內CPI上行壓力不小。1998年洪水的時候,洪災對GDP的影響是0.2%。現在看來,由于連續的雪災、地震災害、雨災的影響,年初定下的CPI漲幅控制在4%以內的目標將很難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