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財經委建議警惕房價大跌
昨日,全國人大財經委發布報告,從宏觀經濟運行、通貨膨脹壓力預測、房地產市場走勢等多個方面對下半年我國的經濟運行走勢做出預測。報告認為,上半年的重大自然災害將不會對宏觀經濟造成重大影響,但下半年我國還將繼續面臨較大的通脹壓力,而持續低迷的樓市則要警惕房價大幅下跌的風險。
自然災害無改經濟走勢
盡管接連出現的自然災害給經濟運行增加了不確定因素,但昨日全國人大財經委的報告卻表示,從總體看自然災害不會改變宏觀經濟的基本態勢。
據統計,今年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造成農業直接損失830億元;特大地震造成工業損失達1800多億元。目前,南方洪澇災害仍未結束。對此,報告認為,從規模看,地震重災區13縣市只占全國的0.34%,整個四川地區2007年國內生產總值只占全國的4.2%,財政收入的損失從全國范圍看也比較小。從投資看,根據我國歷史經驗,大災之后往往會出現投資反彈。災后需要新建、改建、維修大量房屋和修復廠礦、道路等基礎設施,短時間內的集中建設,對投資增長拉動力較強。
多因素加大通脹壓力
報告還明確指出,下半年中國必須面對國際大宗產品價格攀升,國內糧食價格上漲,上游生產資料價格、成品油、電力和煤炭價格上漲,城市公共服務價格上漲壓力大等多個因素導致通脹壓力增加。
據統計,我國經濟在去年前三季度達到12.2%的增長高峰后,去年四季度已經顯現高位回落勢頭。今年上半年,經濟周期性、趨勢性下滑態勢更加明顯,全年經濟增長將繼續平穩下行。值得注意的是,在經濟步入下行通道的同時,物價漲幅明顯升高,國民經濟從“高增長、低通脹”正向著“高增長、高通脹”甚至“低增長、高通脹”發展。
報告認為在連續多年的高速增長后,從內外因素考慮,增速回落帶有一定的必然性,為防止回調幅度過深,報告建議相關部門高度關注出口和投資實際增速的變化,關注房地產市場走勢,關注就業情況變化,關注可能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出現的經濟、金融危機,適時適度地調整政策力度和導向。
樓市可能出現逆轉
據統計,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的房價漲幅出現高位回落,不少大中城市房價開始下跌。前5個月,房屋銷售價格同比分別增長11.3%、10.9%、10.7%、10.1%和9.2%,呈逐月回落態勢;月均環比漲幅為0.2%,明顯低于去年1.0%的漲幅,5月份當月有12個城市出現環比負增長。
而報告認為,“一旦出現房價大幅下跌,影響不可小視。”報告指出,經過多年快速發展,房地產業在我國經濟中已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房地產和建筑業增長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接近20%,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接近10%,房地產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25%左右,房地產貸款余額占商業銀行全部貸款余額約20%,來自房地產的收入在地方財政收入中占相當大的比重,一旦出現房價大幅下跌,影響將會是多方面的。
因此報告建議,相關部門一方面要深入調查研究房地產行業資金鏈、交易量和開發投資方面的情況,穩定和調整調控政策,合理引導住房消費預期;另一方面,要科學評估和防范房地產市場對地方財政和金融體系產生的潛在風險,把握好政策調整的節奏和力度,避免出現因房價大幅回落而集中暴露財政金融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