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公布的7月份CPI為6.3%,與我之前的預期6.5%基本一致,即食品價格通脹明顯的下降引起了CPI大幅度下降──這是最關鍵的一個因素。同時,可以看到非食品價格的通脹仍然是穩定的。即使是考慮到最新一次6月份的成品油價格和電價的提高,這對非食品價格通脹目前可見的影響還是非常有限。
主要有兩方面的因素造成了食品價格通脹的大幅回落。第一,食品價格已經上漲了很多。從去年到今年上半年,食品價格漲幅很大。食品價格一旦停止上漲甚至未來有所下跌,就直接表現為通貨膨脹率的下降。其次,食品供應本身也對前一段時間的價格上漲作出了明顯的反應,食品供應增加以后,緩解了價格上漲的趨勢。
昨天公布的PPI創下12年新高,引起了一些對未來通脹趨勢惡化的擔憂。實際上,世界各國的PPI都很高——其中很重要一個原因是PPI本身更多是受全球交易的大宗原材料和能源的價格的影響。從PPI到CPI,本身并不是一個簡單的直接傳導關系。PPI上升會對企業利潤產生壓力,但不應夸大其對整個通脹的影響。此外,我認為PPI本身也將不久觸頂。由于管制價格的調整而引起的PPI 的變化,將在微觀層面,表現為利潤在不同行業的分配;在宏觀層面,是隱性通脹顯性化。從決策角度看,從這個意義上講,CPI的走勢要比PPI更重要。
總體來講,CPI下行的趨勢將在整個下半年會一直持續下去,而全年的通脹將在現有水平上進一步的下降。這樣一個趨勢,為宏觀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些余地。這些余地主要表現為,首先,在通脹緩解的同時,經濟增長速度進一步放緩,由此減輕了政策放松方面的顧慮。其次,從價格調整的角度來看,能源價格的管制和包括其他一些價格的管制有望繼續放松——也就是說,CPI進一步下降為進一步的價格改革,尤其為能源價格調整創造了條件,為理順價格創造了條件。事實上,成品油價格很可能在奧運結束后隨即再次上調。此外,一些財政政策,如減稅,也有可能推出。
目前通脹壓力已經不可能再成為一個主要問題,而經濟增長下行的風險更為嚴峻。昨天發布數據顯示,7月份出口增長出現了的反彈,但這樣的反彈是暫時性的——沒有改變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出口增長放緩的趨勢。奧運前有很多物資提前裝運,8月份的數據可能再次顯示出口減弱的跡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