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把劍是高高在上的房價。中國樓市長達十多年的上漲周期已經走完,遠遠超出民眾實際購買力的房價面臨著深幅調整的內在需要。9月24日,中國人保資產管理公司斷言:國內住宅價格會一跌10年,縮水50%是完全可能的。其依據是:“在整個世界經濟史上找不到比目前中國更高的房價收入比,中國的房價泡沫已經居于巔峰狀態。”以北京為例,2007年每個家庭可支配的收入是6.6萬元,而四環內房子均價是每平方米1.84萬元,房價收入比是27.8倍。而聯合國和世界銀行所認為的房價收入比在3倍到6倍是合理水平。中國樓市的“泡沫”程度甚至遠遠超過了1991年的日本和1929年的美國,更是超過了1997年的香港和次貸危機爆發前的美國。因此,我此前撰文稱:中國樓市不跌,股市難以真正筑底——指市場底。
第三把劍是解禁的大小非。由于大小非的持倉成本非常低廉(有的經過分紅、送配股持倉成本已經降為負數),與廣大普通投資者完全不在一個起跑線上,每一次股市的反彈都是大小非瘋狂拋售股票套現的良機。加之股改后發行上市企業所產生的新的大小非,比股改時的存量大小非更多,也更令人畏懼,這不斷嚴重損傷市場的信心,是一個巨大的隱患。在救市的同時,新股依然不斷發行上市,如此迫不及待的圈錢欲望,是中國股市的巨大隱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