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延風認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均等化,這意味著我國居民將不受年齡、地域、職業等限制,均能享受到同等的公共衛生服務。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是實現“重治療”向“重預防”轉變的前提,堅持預防為主,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提高衛生投入績效的最重要手段。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系主任白重恩認為,《征求意見稿》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健全醫療保障體系,并且也已經著手在做了。“這點確實抓住了問題的癥結。因為醫療費用高,往往是一個人生病全家都被拖垮,如果有比較好的醫療保障體系,‘看病貴’就能有所緩解。這項制度是在看病就醫方面給老百姓吃了一顆‘定心丸’。”
凸顯公益性:醫療服務價格應適當調整
截止15日下午17:00,在被調查者39700人中有1800人認為城鄉居民應均享受公共衛生服務,占總調查人數的5.3%。
《征求意見稿》提出,推進公立醫院管理體制改革。從有利于強化公立醫院公益性和政府有效監管出發,積極探索政事分開、管辦分開的多種實現形式。同時明確,公立醫院要遵循公益性質和社會效益原則,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優化服務流程,規范用藥檢查和醫療行為,深化運行機制改革。
葛延風認為,堅持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原則是《征求意見稿》一個明確的方向。“如果醫院只想著賺錢、盈利,群眾‘看病貴’問題就難以解決。”他同時指出,由于公立醫院的改革比較復雜,《征求意見稿》中提出了一個穩妥的做法,那就是近期先開展試點,然后通過實踐、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找到符合國情的方案。
林洪生對此也有自己的見解,他說,作為一名醫務人員,我支持公立醫院堅持“公益性”。如果公立醫院不用費心去自籌經費,醫務人員就會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治療病人、提高業務,也就會更多考慮患者的利益,醫患關系也將得到緩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