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宜興市官林鎮成人文化學校內格外熱鬧,該校新春首期培訓班下月初即將開班,連日來咨詢報名的農民絡繹不絕。校長蔣依群介紹說,他們依據當地產業特色,去年舉辦了30多期電線電纜技能培訓班,有兩千多名農民經過培訓找到工作,就業率達到100%。因地、因人、因時,靈活設置教學內容,這成為宜興農民培訓的主要特色。據了解,目前該市共建成40余個培訓基地,為廣大農戶開設“致富課堂”,每年都有1萬多名農戶不再單純以種地為生,掌握了各種工作技能后,他們進入工廠企業上班,很多人還自主創業當上了“小老板”。
農民要啥,政府就送啥。在宜興,分布各個鄉鎮的“農民大學”均因地制宜,設置了內容豐富的課程,農戶在這里不用花一分錢,就能掌握1-2門實用技能。丁蜀鎮陶瓷產業歷史悠久,當地陶藝培訓紅紅火Cye.com.cn火;高塍鎮水網密布,水產養殖技術培訓特別受歡迎;地處丘陵山區的張渚鎮,每年都要培育一大批果樹苗木種植專業戶。萬石鎮后洪村引導農戶參與無公害水芹生產培訓,短短3年時間,全村水芹種植面積就發展到1500多畝,畝均效益近2萬元,由貧困村一躍成了遠近聞名的“水芹村”。目前,宜興已建成此類農業特色村89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