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在審議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去年我國經受住了國際金融危機的重大挑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今年,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仍在持續且進一步擴大,在新的嚴峻挑戰面前,我們一定要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在危機中尋找機遇,在困難中追求發展。
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如何應對愈演愈烈的國際金融危機挑戰,是與會代表委員熱議的重要話題。談信心、話增長、議機遇、說措施,代表委員們暢所欲言。
錢月寶代表是江蘇省常熟市虞山鎮夢蘭村黨委書記,他對去年國家應對金融危機的做法十分贊賞。錢月寶說,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舉措,見事早、行動快、落實好;政府工作報告中又為今年實現“保增長、促發展”目標作出了具體安排,這些都進一步增強了全國人民的信心、企業家的信心和消費者的信心。
“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超過了亞洲金融危機,從就業、出口、企業利潤等一些重要經濟指標來看,我國實體經濟遭受了較大沖擊。”全國人大代表、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郝如玉說,“但在突如其來的危機面前,黨和政府處變不驚,領導全國人民沉著應對,多次調整宏觀調控政策,迅速出臺了一系列應對舉措,保持了經濟的平穩較快增長。來之不易的成績增強了全國人民應對金融危機的信心。”
對于國家應對挑戰的力度,全國人大代表、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陳虹感觸很深。“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汽車工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就在困難的時候,今年國家出臺了汽車業調整振興規劃,為企業應對挑戰提供了強大動力。”陳虹說。
“挑戰越嚴峻,越需要沉著應對。”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行長楊子強代表感慨地說,經濟發展從來不會一帆風順。近十幾年來,無論是國內嚴重的自然災害還是國際經濟局勢動蕩,都沒有動搖過中國經濟發展的根基。“挑戰并不可怕,我們必須認清形勢,做到心中有數,及時采取行之有效的調控手段,不斷開創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新局面。”
金融危機是一次巨大的考驗,應對危機又會產生機遇。對此,全國人大代表、江蘇雨潤集團董事局主席祝義才見解獨到。他說:“當前,國家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將為企業帶來眾多的政策機遇;擴大內需的政策,也將為許多行業開拓出新的市場。從企業層面來看,危機還帶來了業務低成本擴張的機會,并提供了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和高端人才的機會,同時還為企業提供了反思過去、深入發掘內部潛能、轉型升級、做大做強的機會。”
“作為煤炭大企業,我們要抓住國家提供良好信貸支持的政策機遇,新上一批非煤項目,通過調整來振興產業。”全國人大代表、大同煤礦集團董事長吳永平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