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個“坐以待斃”、“生死攸關”和“隨時倒臺”的時刻,日本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因嚴重依賴出口,不得不來點15.4萬億日元的“新刺激”。可大家要清楚,日本首相麻生太郎之前的兩個刺激案并未讓市場或消費者興奮起來,那這個新計劃結果如何有待觀察。
倫敦取經難抵經濟病態
公費旅行至倫敦,除了乘商務艙、住五星飯店、與各國首腦見面以及順便了解當地文化,麻生在倫敦時似乎拿不出什么可顯擺的東西。為了不虛倫敦行,麻生還是從G20那里取了點經,迅速推出15.4萬億日元的刺激計劃就是最好的證據。日本用于馴服危機的資金總額已達25萬億日元,占GDP的5%——與美國的刺激額不相上下,是IMF建議支出比例的兩倍多。
新新……刺激不斷出臺
一旦有危機,全球經濟就與強勢日元相伴的現實,還是冷不丁把日本領導人驚醒了。在麻生4月10日公布新刺激案時,經濟學家都說這是個“好開始”,那么為了有個“好結尾”,更多更猛的新新刺激是少不了的。日本央行4月13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日本經濟陷入通貨緊縮的風險進一步上升。此外,日本商業信心指數又創歷史新低,失業率會繼續飆升。日本麥格理證券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師理查德表示:“我不確信這就是最后一個刺激。4月底,超過2000家日本公司將發布財報,新新刺激不來都不行。”
老齡化:不能承受之重
這么多的短期刺激療法日本人受得了嗎?日本65歲以上、靠現有勞動力創造養老金度日的老人比例已達40%,躍居世界首位。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預測說,依據當前人口趨勢,到2030年時,日本退休老人撫養比會升高到70%。這讓日本未來的發展能力打了個問號。
|